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3《汽化和液化》教案(錢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三、汽化和液化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通過列舉生活實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通過列舉生活實例知道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3、通過列舉生活實例知道蒸發快慢與表面積、溫度、氣流有關,蒸發過程中吸熱。4、通過探究理解沸點的概念,知道沸騰過程中吸熱和沸騰的特征。5、會查沸點表。6、通過觀察實驗知道液化過程放熱。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學會比較的研究方法。2、通過對水的沸騰現象的探究,體會探究學習的方法。3、通過觀察實驗知道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列舉大量生活實例使學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對自然現象的關心和樂于探索自然現象的情感。2、通過對探究實驗數據和現象的記錄,形成誠實的品質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3、在探究過程通過對沸騰前、后氣泡的觀察形成認真、細心的品質。4、通過交流產生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的重要性。重點難點重點1、汽化的兩種方式,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2、沸騰的條件。3、液化的兩種方式。難點壓縮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是蒸發和沸騰。教師要突出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夠發生,并且只從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對于沸騰,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沸騰的特征,引導學生抓住探究重點,根據實驗觀察得出沸騰現象的特點和沸騰過程中要吸熱的結論。液化是汽化的反過程,教材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認識到液化放熱和發生液化的條件。學情分析本節所講授的內容學生的生活經驗都比較豐富,只是沒有上升為理論,教師通過啟發式講解和探究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較為輕松的接受。教學過程簡述本節我設計通過以下環節來完成。1、汽化與液化概念的引入;2、蒸發現象;3、沸騰現象;4、液化現象;5、小結。最后通過練習鞏固。總計三課時,第課時完成環節、;第課時完成環節3;第三課時完成后面的環節。環節1:汽化和液化概念的引入由于本節內容學生生活經驗比較豐富,直接導入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利用了一個有趣簡單的實驗來引入。引入:教師用手指蘸水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大大的“水”字,稍稍停一下,由于水的蒸發,字不見了,教師發問:水去哪了?從而引出本節內容。板書:汽化與液化介紹汽化與液化的概念。環節2:探究液體的蒸發快慢觀察圖1-15,思考哪件衣服先干,為什么?引導學生注意其表面積、溫度以及表面的空氣流速的不同,從而總結出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進一步引導學生注意蒸發時的溫度,再觀察玻璃泡上包有酒精棉球的溫度計,從而使學生知道蒸發要吸熱。練習鞏固環節3:沸騰現象實驗:水的沸騰指導學生做好實驗,作好記錄,并指導學生用圖像來描述實驗現象。實驗完成后,要求學生回答以下問題:1、水在什么溫度下沸騰?2、水沸騰時有什么現象?(氣泡、溫度等方面)3、試著描述出蒸發與沸騰的區別。4、撤去酒精燈后,水溫如何變化?水繼續沸騰嗎?通過學生討論回答出上述問題后,教師可以給出沸騰的定義,沸騰與蒸發的區別,以及沸騰時要吸熱等概念。展示一些液體沸點表,引導學生注意水的沸點是100。讓學生閱讀科學窗中的內容。環節4:液化現象觀察:水的液化引導學生注意白氣產生的位置,思考“白氣”是水蒸氣嗎?強調“白氣”是霧狀水珠,不是水蒸氣。再次,讓學生觀察液體沸點表,提問如何讓氣體液化?學生會直接答出降低溫度。教師此時可指出溫度不易降到非常低,一般要使液體液化常用降低溫度的同時,壓縮體積使其液化。演示:壓縮體積,使乙醚液化并舉例說明。如液體打火機中的丁烷氣,液化石油氣,火箭的燃料等。液化練習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