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走進物理世界》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走進物理世界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本節課是學生們接觸的第一堂物理課,學生們對物理并沒有明確的認識。但是學生有小學科學課的基礎,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應從學生身邊的物理現象著手引入知識,并通過設計意想不到的實驗現象來引發認知沖突,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課堂上教師不用解釋物理現象的產生原因,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感受物理即可,最后通過小組討論并小結出物理的學習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科學素養。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了解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演示實驗及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實驗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物理科學的情感。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能初步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師:同學們,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接觸和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物理,提起物理,同學們可能會覺得很神秘,其實物理它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引入并進入新授課)二、教師演示實驗(演示實驗1)師: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上拿的木板和平常你們見到的木板有什么不同呢?生:回答。師:老師拿的木板一側粘滿了氣球,我今天為大家帶來了我的“絕活”,是什么呢?大家看仔細了,現在我把粘滿氣球的木板放在講臺上,老師雙腳踩到木板上,大家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師:你們覺得老師是不是具有傳說中的“輕功”呀?生:回答。師: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來踩在粘滿氣球的木板上,看看氣球還是完好無損嗎?誰愿意來試試呢?師:同學們看到氣球破了嗎?生:回答。師:為什么呢?師:下面同學們來看,我把粘有一個氣球的木板放在講臺上,老師站在粘有一個氣球的木板上,你們看到了什么情況?生:回答。師:為什么呢?生:回答。師: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物理,大概在八年級第二學期同學們就會學到這個知識,到時候大家都會知道答案的。(演示實驗2)師:還是氣球,同學們來看老師現在將氣球與毛皮摩擦幾下,然后讓氣球靠近桌面上的碎紙屑,咦!你們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師:氣球把小紙屑吸起來啦,神奇吧!是什么原因讓氣球把小紙屑吸起來呢?生:回答。師:是不是同學們說的答案呢?在九年級的物理學習中你們會找到答案的。(演示實驗3)師:下面老師還有一個“苦練多年”的“絕活”,同學們請看,老師手里有一個空的塑料杯,現在我在杯子里裝滿水,然后用一個紙片蓋住杯口。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現在老師把蓋有紙片的杯子倒置過來,然后移開托著紙片的手,你們看到了什么?生:回答(答案不一)。師:(預設)有的同學說:“是我向杯子里裝的水太多了,水把紙片粘住了,那好,我現在在杯子里少裝一點水,怎么樣?紙片還是能托住杯子里的水。大家看仔細了,我現在把杯口朝左、朝右,怎么樣呢?師:我讓紙片托著水,它就托著,我讓杯子里的水下來,它就下來。(在老師說的同時,擠壓塑料杯。)生:議論。(演示實驗4)師:請同學們看這是什么呢?仔細觀察了,你們看到了什么?神奇嗎?想想大自然中哪種自然現象和剛才的現象很像呢?生:回答。三、學生實踐操作師:現在,同學們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了,想自己動手去體會物理的樂趣呢?下面請同學們來自己動手做一做。實踐活動一:用放大鏡來觀察物體師:請同學們分別用實驗盒中的放大鏡看自己的指紋和遠處的物體(學生仔細的觀察),你看到了什么?請同學敘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生:回答(答案不一)。師:隔著放大鏡看物體,物體總是放大的嗎?還觀察到什么現象?生:補充回答。師:同學們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僅要勤于觀察,還要勤于動手。實踐活動二:互動游戲“你能站起來嗎?”師:現在請同學們端正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雙手自然下垂(手臂不允許和桌椅接觸),保證上身與兩大腿之間成直角,兩大腿與兩小腿成直角。現在,請同學們試一試自己能否站立起身來呢?生:回答(答案不一)。師:下面請一位同學到講臺按照要求來試一下,大家看到他站立起來了嗎?生:回答。師:為什么不能站起來呢?在以后的物理學習中你們就會找到答案的。師:其實像今天課堂上這些現象以及我們生活中所遇到和接觸到的各種現象都是今后我們物理學習中所研究的內容。四、物理學的魅力物理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中又處處離不開物理,物理科學改變了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物理科學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人類實現了多年的夢想。師:請同學們觀看圖片(嫦娥奔月)。想一想圖片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生:回答(答案不一)。師:(總結)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有飛天的夢想。師: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仁人志士擁有著飛天的夢想。你們知道世界飛天第一人是誰嗎?生:回答(答案不一)。師:有好多答案呀!其實世界飛天第一人他來自中國,是明朝的萬戶。(簡介萬戶)。師:雖然萬戶為了自己的飛天夢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人類追尋夢想的腳步永遠沒有停止。師: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現如今“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在太空實現了對接,尤其是“神州十號”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向全國的中小學生授課,與地面師生進行雙向互動交流。師:下面請同學們觀看我國第一位太空授課教師王亞平授課的情境,大家想想視頻視頻告訴了我們什么?生:回答(答案不一)。師:(總結)視頻說明了古人的飛天夢想今天已經成為現實,不僅實現了,而且還能在太空進行授課活動,所有這些充分展顯了我國的綜合實力,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請大家為我國在宇宙科學探索中做出的重要貢獻鼓個掌吧!(學生熱烈鼓掌)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物理吧!說不定下一個飛向太空的就是你呢?(引入有關“太空授課”視頻資源,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十分有益。)五、怎樣學好物理師:物理如此的有趣,那我們怎樣才能學好物理呢?(小組內討論,商討一下學好物理的方法)生:每個小組推薦一人匯報本小組成員總結的方法。師:(總結)(一)勤于觀察師:(隨機)觀察不是簡單的看,而是有目的地去看,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很多現象不是沒看見,而是多數人都是“視而不見”,沒有有意識地去觀察,如果大家都是有目的去觀察,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得到這些現象的正確答案。(二)勤于實驗師:(隨機)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物理知識都是經過觀察和實驗,總結出來的。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觀察身邊的科學現象,多動手,多實踐。(三)勤于思考師:(隨機)同學們在做實驗的時候,不僅要善于觀察,勤于動手,而且要開動腦筋、多問自己為什么,用疑問的眼光看待發生的現象,只有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物理中有很多著名的理論都是科學家對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研究得出來的。(三)聯系實際師:(隨機)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和其它現代科技的發展,就沒有我們現代方便快捷的生活,物理來源于生活,又從生活走向社會,所以,學習物理不能只滿足于記住結論、計算一些習題,而應把課本上所學的知識與廣泛的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的能力。六、物理學先驅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偉大的物理學先驅是誰嗎?生:回答(答案不一)。師:就是他(圖片出示),是誰呀?生:回答。師:牛頓有這樣一句話,大家一起來讀一讀。生:朗讀。七、結束語師:在未來的兩年時間里,那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遨游在物理的知識海洋吧!師: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