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光的反射》教案(趙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光的反射教學設計課題光的反射課型新授課課時共2課時,本節課為第1課時教學方式師生互動,自主探究合作內容分析初中光學內容主要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折射現象,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有廣泛的應用。是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基礎上進行的, 是學習平面鏡成像的前提條件,因此,本節課內容在光學中處于基礎地位。學情分析光的反射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小學科學中已經有一定的認識,本節內容的難點是從實驗現象中總結出反射定律,以及應用光的反射定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作光路圖的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反射定律是光學中的重要定律,是理解平面鏡、球面鏡作用的基礎,也是本章的重點知識。學習策略根據教材的特點及本校現有的實驗器材和學生的實際,本節課采用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鼓勵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質疑、創新精神,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2認識光反射的規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3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3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系,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的探究活動體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2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重點光的反射規律難點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過程及結論的概括教具激光筆、平面鏡、白紙板、量角器、三角板、光具箱教學過程活動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新課導入導入課題1、我們為什么能夠看見電燈和燭焰?2、在漆黑的房間里,我們怎樣才可以看見水杯等物體?3、他們并不是光源啊,那怎么能看見呢?4、所有的物體都能夠反射光,所以我們能夠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的反射現象。1、他們發出的光線射入我們的眼睛2、打開電燈就可以看見了3、他們反射了電燈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4、感 悟讓學生體驗和感悟我們看見不發光物體的原因,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認讀目標出示學習目標,組織學生自主閱讀。自主閱讀學習目標明確任務學習基本概念5、演示實驗“光的反射現象”,組織學生觀察實驗,思考歸納概念。6、為了方便同學們后面的學習,組織學生認識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入射角、反射角、并利用光路圖,要求學生指出名稱。5、思考,回答6、結合光路圖,閱讀概念,記憶名稱。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及其相關名稱光的反射實驗探究7、教師提出問題:光在發生反射時,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有怎樣的規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有怎樣的關系?8、我們來一起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介紹現有的實驗器材,組織學生閱讀課本實驗過程。7、形成疑問8、學生拿出器材,認識儀器,閱讀課本實驗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探究實驗步驟,培養良好實驗習慣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9、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探究。自選三個入射角度進行實驗(不要改變入射點),畫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及作出法線,教師巡回指導9、組內操作記錄分析論證10、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總結的規律10、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質 疑11、同學們一起把課本上的光的反射定律一起大聲朗讀一遍12、入射角增大,反射角怎樣變化?13、法線處于兩線之間,有怎樣的關系?11、學生朗讀定律12、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13、法線是兩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14、教師演示光路可逆實驗,設置兩道光源,同學們觀察到什么現象?15、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舉例簡單解釋。14、觀察、思考15、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多種思路講解作圖練習16、光路作圖說明與練習(1)沿入射點做一條與鏡面垂直的法線。(2)確定入射角的大小。(3)根據反射定律,畫出反射光線。16、要求學生同步練習作圖方法.觀察、理解、練習鞏固訓練思考、練習強化練習小結布置任務歸納總結發言復習鞏固作業課本后的習題板書設計2光的反射一、基本概念: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入射角、反射角二、反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三、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四、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