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走進物理世界》教案(孫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走進物理世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看圖、討論等學習活動,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并認識到物理 學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過程與方法:通過查閱資料、討論等活動,初步了解物理學與技術、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了解物理學巨大的社會功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現象,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從對物理學巨大作用的了解入手,增強學生對物理學學習的興趣,并讓學生喜歡物理。 【教材分析】 本節是學習物理學的開端,一定要保護和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可從看似平常的現象中,追問學生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現象,從而激發起探究物理的興趣。本節的主要活動是觀察和討論,要提供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去觀察和體會。除了教材涉及到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學的作用外,還可通過各種途徑展現更加豐富和有趣的物理現象,進行廣泛的討論。 形成“喜歡物理”的情感態度是本節的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來引導學生對物理學產生興趣,從回顧物理學對社會產生的巨大作用,來誘導學生喜歡物理。課文中提及的一些物理現象和物理學的成就,并不是讓學生知道這些現象的物理道理,而是通過這些內容讓他們知道物理學研究的對象。列舉物理學的一些成就,是讓學生知道物理學為人類社會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學生 明白為了更好地利用物理學,必須學習物理學。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讓學生體會自然界、身邊的物理現象的有趣,從而喜歡物理。 2)讓學生了解物理學對人類社會發展、高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關心科學發展前沿,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 2.難點: 成功地演示新奇而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法、觀察法。 【教具準備】 筷子、燒杯、毛巾、鉛筆、電路板、笛子、葫蘆絲等。 【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 板書: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二、新課教學 (一)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1)指導學生觀看光現象圖片。 教師演示光的折射實驗。(2)指導學生觀看聲現象圖片。 教師演示:用笛子演奏樂曲。(3)指導學生觀看熱現象圖片。 教師演示:燒不掉的毛巾。(4)指導學生觀看力現象圖片。 教師指導學生實驗(拔河比賽)。(5)指導學生觀看電現象圖片。 教師演示電現象實驗。(報紙上墻、小燈泡發光)(二)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物理學的研究對象物理學就是研究光、聲、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它不但有趣,而且非常有用,對人類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有關光、聲、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四)物理學的探究歷程 (1)教師指導學生一邊看圖片,一邊閱讀其配文。 (2)小結:綜觀歷史,物理學許多重要的發現,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物理學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真可謂功勛卓著。希望同學們學好物理,為我國的科學技術現代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五)、怎樣學好物理(1)觀察是研究問題的基礎(2)實驗是物理學重要的研究手段與方法(3)科學探究是學習和理解物理知識的重要方法(4)理論聯系實際三、板書設計: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生活中的物理現象。2.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3.物理學的探究歷程。4.怎樣學好物理。四、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