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1.2《學生實驗:組裝電路》教案(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學生實驗-組裝電路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組裝電路是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一章第二節簡單電路第一課時內容。本節課既是對第一節基本電路的拓展與延伸,又為將來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及電阻的關系作好鋪墊,因而本節內容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本節的內容也可以說是學好電學的關鍵,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實驗探究,它對學生認識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培養學生連接電路的技能有著重要的作用。本節教材的素材大多來源于生活,同時服務于生活,充分體現教材編排“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2) 、教學目標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結構特點,結合九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里特作,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合作探究,知道串、并聯電路的定義和特點。(2)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判斷電路的連接情況。2、過程與方法(1)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根據簡單的實物圖畫電路圖。(2) 通過按照具體要求練習連接電路,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體會物理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樂于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興趣。(2)通過連接串聯、并聯電路,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精神。(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合作探究,知道串、并聯電路的定義和特點(2)教學難點: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根據簡單的實物圖畫電路圖。二、教學方法1、教學中主要突出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設計采取觀察歸納、實驗探索、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2、用師生問答的方式,強調師生的平等地位,鼓勵學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3、為了突破難點,我運用ppt,投影儀展示等方式,使學生更形象直觀地感受串、并連電路的特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采用方法主要有: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師示范法、師生互動交流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學生實際操作法.三、學習方法本節課可以給學生提供以下4種學習方法:1、提供觀察、思考的機會:用親切的語言鼓勵學生觀察并用學生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2、提供操作、嘗試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操作實驗,發現問題,記錄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3、提供交流、合作的機會: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4、提供成功的機會:贊賞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能感受如何發現問題,并更多地體驗成功的樂趣。四、教學程序主要分四個環節環節一、情景導入(5分鐘)西安是一座魅力之城。西安不但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西安的夜景也是非常美麗的。(播放西安夜景視頻)那你想知道這些絢麗多彩的燈是怎樣連接在一起的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內容。(作用:通過問題的提出,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環節二、合作探究(25分鐘)1、如圖,用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兩只燈泡,使兩只燈泡同時亮,同時滅。(1)取下一只燈泡,另一只燈泡也滅了,電路應該如何連接?想一想,先畫出電路圖,再按圖連接電路(2)取下一只燈泡,不影響另一只燈泡發光,電路應該如何連接?想一想,先畫出電路圖,再按圖連接電路2、如圖,用兩個開關控制兩個燈泡,要哪只亮,哪只就能亮,且兩只燈泡的亮滅互不影響。(先畫電路圖,再連接電路)學生先自己設計電路,小組內互相交流,最后由小組推薦,在全班展示,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連接方法。(板書)這樣做既體現他們合作探究的精神,又能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在此環節,讓學生分析判斷,中各元件的連接方式。讓他們動手畫圖,結果大多數小組在組裝過程中出現了這樣或那樣連接上的錯誤,抓住這一時機,邊引導,邊合作,同時用多媒體課件一步一步展示,在較短的時間內,大多數小組順利的畫好電路,歸納總結(板書)。環節三,課堂檢測(10)1、 教室里的電燈、電扇之間的連接關系是串聯還是并聯的?為什么?2、 請畫出老式手電筒的電路圖3、細心的明明同學發現,節日的小彩燈只要有一只燈損壞了,那么整串燈也就都熄滅了,那么小彩燈之間的連接方式是串聯還是并聯呢?為什么?城市街道兩旁的路燈呢? 環節四,課堂小結(5分鐘)1、串聯:元件依次連接特點:各用電器相互影響,只有一條路徑。2、并聯:元件并列地連接特點:各支路互不影響,有兩條或兩條以上的路徑。5, 教學反思生活離不開物理,物理離不開生活。本節課從問題引入,特別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通過問題給學生創設了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體現了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本課用了大量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增加了教學的可觀度,學生能做的讓學生做,教學設計中關注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物理的魅力。教學中注意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教學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