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1.1《認識電路》教案(鄭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認識電路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路的基本組成,能說出各組成部分的作用。2、記住并會畫一些電路元件的電路符號。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知道電源有正負極。4、知道并能夠識別通路、斷路、短路三種電路狀態,知道短路的危害。5、會畫簡單的電路圖。6、能夠根據實際電路畫出它的電路圖,規范作圖,培養學生讀圖及作圖的能力。(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2、通過觀察實驗電路、規范作圖,培養學生讀圖及作圖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知道電的應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通過讓學生討論廢舊電池的收集和處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學重點:電路的組成及作用、電路的三種狀態、電路圖的畫法。教學難點:短路的理解、電路圖的畫法。教學過程:新課引入:用ppt展示幾張美麗的燈光圖片,問學生這些美麗的圖片是怎么來的?它們是怎么樣發光的呢?今天開始我們就學習電的有關知識,現在我們一起學習認識電路【一、電路的組成】教師布置任務,將學生分為兩個人一組,用導線把電池、開關和小燈泡連接成簡單電路,閉合開關使小燈泡發光,比一比,看哪一組學生做的又快又好。教師對學生的要求:1、讓小燈泡發光。2、能方便的控制小燈泡發光和熄滅。注意: 禁止用導線直接把電池兩端連通。學生動手實驗,連接電路,交流匯報連接電路的結果。教師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能使小燈泡發光的完整電路由哪些元件組成,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么?學生交流后總結:完整的電路由電源、用電器、導線和開關組成。(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手機電池等都是電源。向學生說明每個電池都有正、負兩極。(2)用電器:用電元件,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教師提問學生在家里哪些是用電器?學生思考后回答:冰箱、洗衣機、電飯煲、點燈等(3)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展示ppt讓學生認識更多的開關。有拉線開關、撥動開關、按鈕開關、聲控開關、溫控開關、等(4)導線:電流路徑,輸送電能的通道 。導線的種類很多,通常都由絕緣外皮和金屬內芯組成,內芯的材料通常是銅或鋁。【過渡】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黑暗是我們閉合開關燈亮了,斷開開關燈熄滅了,還有一種使用不當電路還會燒壞。這些分別什么電路處于一個怎么樣的狀態?【二、電路的三種狀態】(1)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此時電路是閉合的,電路中有電流通過。教師在演示兩個小燈泡串聯,閉合開關后學生觀察并說出其觀察的現象。(2)斷路:斷開的電路,也叫開路。此時電路不閉合,電路中無電流。教師在演示兩個小燈泡串聯,斷開開關、松一根導線后學生觀察并說出其觀察的現象。(3)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在一起或用導線把某一用電器的兩個接線柱連接在一起。電源短路時電路中電流很大,會損壞電源,并使導線絕緣皮燃燒。連接電路時必須避免短路。(教師分別演示小燈泡短路并說明短路的危害)短路【三、電路圖】教師連接由電源、燈泡和開關組成的電路,閉合開關,燈泡發光,請學生嘗試畫出這個實物電路的連接。在學生畫實物圖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教師指出為了簡便規范畫出這個電路物理學規定了一些符號作為電學元件。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示范:畫出圖1的電路圖(圖2)。畫電路圖時需要注意的是:用鉛筆畫圖,符號要規范;橫平豎直,形狀為長方形;元件應均勻分布在電路圖上;拐角處不要畫電路元件;導線與元件間要緊密接觸。讓同學畫出用電燈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電源的正極開始畫電源負極結束。比一比:誰畫的好看有正確。(2)(1)讓學生畫兩個小燈泡的電路圖,變換一下圖(1)的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課堂小結】本節課同學們有怎么樣的收獲?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課后作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