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1.6《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教案(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教學課題六、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授課地點授課老師高超授課時間教學器材(演示)電源、開關、導線、電流表、小燈泡、鐵夾、酒精燈、玻璃珠、蒸餾水、食鹽、碳棒(電池中取)(學生)電池組、電流表、小燈泡、鐵夾、鐵絲、木棍(筷子)、銅絲、橡膠、塑料 及自備。核心素養通過導體和絕緣體以及電阻的學習,使學生形成導體、絕緣體以及電阻的物理觀念,通過鑒別物質導電性的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教學目標(1)知道導體和絕緣體及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2)會區分生活中的導體和絕緣體、半導體。(3)知道導體容易導電的原因。(4)知道電阻的意義、單位及電阻器。教學過程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課前教師登陸優教平臺,發送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預習任務,學生完成本節課的預習任務,反饋預習情況,教師根據學生預習情況進行針對性講解,學生提前了解本節課內容,發現薄弱點,針對性聽課。課題引入觀察一根帶絕緣皮的導線,提問:它的內部是什么物質?外面包的是什么物質?為什么這樣制作呢?觀察導線: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并交流。內部:金屬絲。外層:塑料或橡膠。進行新課一、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一)認識導體和絕緣體1、提出問題: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是不同的,用什么方法鑒別哪些物質導電,哪些不導電呢?2、按照教材圖11-57的實驗裝置,鑒別桌面上物質的導電性能。優教提示:打開工具欄,點擊課件素材,播放“動畫演示:導體和絕緣體”3、引導學生對鑒別的物質按導電能力分類,得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4、交流討論:說出生活中哪些物質是導體,哪些物質是絕緣體?5、讓學生閱讀教材圖11-58,交流常溫下一些物質的導電性能的強弱。6、引導學生看“科學窗”,講解導體能夠導電和絕緣體不能導電的原理。優教提示:打開工具欄,點擊課件素材,播放“動畫演示:導體和絕緣體總結表格”(二)探究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導電性能。1、請同學們觀察演示實驗,玻璃心柱在高溫下導電性能的變化。優教提示:打開工具欄,點擊課件素材,播放“動畫演示:導體和絕緣體的轉化”優教提示:打開工具欄,點擊課件素材,播放“新知講解:熱敏電阻”2、請同學們觀察教材圖11-60,說明導體和絕緣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二、電阻1、提出問題:在圖11-61的電路中,為什么在電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不同呢?2、講解電阻的概念和單位(1)電阻: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2)符號:R(3)單位:歐姆,簡稱歐,用符號“”表示。千歐(k)、兆歐(M)(4)電阻符號三、引導學生閱讀“半導體”知識。1、觀察桌面上擺放的物質,思考鑒別它們的方法,小組討論交流。2、小組合作探究,觀察電流表的示數,鑒別物質的導電性。3、對鑒別的物質分類,理解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4、舉例說出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5、看圖說出物質的導電性。6、閱讀教材內容,思考導體能夠導電和絕緣體不能導電的原理。1、觀察實驗:思考玻璃的導電性能隨溫度的變化。2、看圖說明,并列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學生閱讀教材,討論得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有大小之分。2、進行單位換算。1 k=1031 M=103k=106觀察實物電阻器。看教材,交流以下問題:(1)半導體的性能受什么影響?(2)半導體材料有哪些應用?課堂小結學到了哪些內容和方法?梳理知識,小組評價教學反思: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