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1.5《電壓》教案(周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北師大 第十一單元簡單電路 第五節 電 壓【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知道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設備,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2、知道電壓用字母U表示,電壓的國際單位是伏特,用符號V表示,其它單位有kV, V, mV,V,掌握它們之間的單位換算。3、了解一些常見的電壓值,記住人體的安全電壓值、家庭電路電壓值。4、會讀電壓表,能夠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電路的電壓。過程與方法1、體會利用類比方法引入電壓概念,明確電壓的作用。2、通過對實物的觀察認識電壓表,掌握正確使用電壓表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電壓的學習,體會類比方法的應用,掌握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2、通過介紹伏特故事,激勵學生勤奮學習,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秘。3、通過使用電壓表測量電壓,培養學生愛護儀表,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知道電源與電壓、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知道電壓的單位,能夠正確使用電壓表并能準確讀數。難點掌握正確使用電壓表的方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干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電壓表、電流表學生準備:分別設計兩個小燈泡串聯和并聯電路,開關可以同時控制兩盞燈【教學方法】類比法、啟發式教學、對比法、練習法【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情境導入,引入新課:演示實驗:1、利用干電池、一只燈泡、開關、導線連接簡單電路,使燈泡發光。2、取下干電池,換成導線,閉合開關,小燈泡為什么不發光?引入新課:導線內存在大量可以移動的自由電荷,什么原因使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呢?意圖:利用非常熟悉的電路引發學生思考,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學生認真觀察現象,并思考問題。二、新課教學(一)、電壓1、電壓概念的建立利用課件類比出水流和電流的形成過程。 引導學生類比:電路與水路有什么相似之處?播放FLASH,電流與水流的形成過程有電壓就有電流嗎?有電流就有電壓嗎?2、檢查預習,認識電壓的單位和符號認識到:水位差(水壓)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抽水機是保持水壓的裝置。開關相當于閥門,小燈泡相當于水輪機,電源相當于抽水機。與之類比: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是使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根據預習學生直接回答:電壓通常用符號U表示。電壓的國際單位:伏特,簡稱伏,符號V。介紹常用單位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向學生簡介伏特的故事,并試著進行愛國教育。3身邊常見的電壓值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記憶常見的電壓值,并檢驗。(二)、電壓表的使用1、出示電流表和電壓表,你能辨別電流表和電壓表嗎?它們在構造有什么相似之處?觀察實物,你能對電壓表外部構造做一介紹嗎?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知識遷移能力。2、電壓表的讀數3、指導學生自學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同時出示問題,歸納電壓表的使用方法意圖:培養學生自學閱讀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知識遷移能力。4、演示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先串后并5、練習使用電壓表要求:L1、L2串聯,電壓表測量L1兩端電壓。 若將L1短路,電壓表示數將如何?將L1斷路,L2短路、斷路呢?意圖:通過自我動手,感受電路故障的現象和原因,為以后間解決此類題降低難度。6、練習題利用預習直接回答理解常見單位制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V了解伏特的故事學生閱讀課文記憶常見的電壓值:一節干電池:1.5V,一節蓄電池:2V,照明電路:220V, 安全電壓:不高于36V。辨別電流表和電壓表,交流并找出相似之處,并學著對電壓表做出介紹:電壓表的符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線的位置。練習讀數認真閱讀課文,了解電壓表的使用方法,說出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在準備好的串并聯電路上按要求填上電壓表和正負接線柱。仔細觀察,學會電壓表的實物連接方法按要求連接電路,并嘗試感受電路故障電壓表的變化。三、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溫馨提示:知識收獲、技能收獲、研究方法收獲、情感收獲等四、作業布置列表比較電流表與電壓表的異同。五、板書設計第四節 電 壓一、電壓:(U)1、電壓是使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2.電壓的單位:V、 kV 、 mV、 V二、電壓表1、符號2、使用方法教學后記:本節課最大的感受師生都不在狀態,后面略顯倉促。可能因為學生處于畢業前夕,九上的細節性內容大都忘記,教師也因一學期復習課沒有調節過來。在電流及電流表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學可以完成電壓表的構造及使用,而電壓的概念,計劃利用FLSAH降低難度,可惜錄播室內無法正常播放。不過利用與水流對比,學生也較易理解。最后電壓表的練習使用,另外附加了電路故障分析,幫助學生提前理解電路故障,但因為時間緊張,學生練習不到位,但對學生做一引導,有利于課后學生自主練習。練習部分平時遵循不讀題、不分析題,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這次擔心錄課時間,倉促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