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1.3《電荷》教案(孫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11.3 電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摩擦起電的現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 其作用,了解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2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的過程中,感受人們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初步認識科學及相關知識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驗電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難點:從實驗現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 【教具準備】玻璃棒、絲綢、橡膠棒、毛皮、驗電器、 紙屑、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情境引 上課,大家好!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首先看一段視頻。頭發會豎起來和 梳頭的現象有什么不同?接下來,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一起來學習電荷。 二、學生體驗 1、請同學們想辦法讓氣球、塑料梳子等帶電,觀察到什么現象? 2、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 3、你怎么知道物體帶電了呢? 4、同學們,觀察到什么現象,大家的猜想正確嗎? 三、學生實驗(用手機拍照,上傳平臺,交流展示) 大家提出了猜想,我們就要用實驗來驗證。 1、用毛皮摩擦橡膠棒,靠近紙屑或其他輕小的物體,你看到什么現象? 2、用綢子摩擦玻璃棒,靠近紙屑或其他輕小的物體,你看到什么現象? 學生總結: 1、我們用什么方法使物體帶電? 2、電荷是什么? 3、電荷有什么性質? 四、探究實驗電荷間的基本性質 剛才,大家實驗做的不錯,我們知道電荷能夠吸引輕小物體,那么電荷與電荷之間 有什么性質呢?我們把兩個帶電的棒體靠近會出現什么現象呢?大家大膽猜想一下。 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就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實驗目的就是探究電荷間的性質,實 驗器材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下器材.。其中,掛鉤有什么用呀?小組自主設計實驗方案。 用任意摩擦過的兩個棒體相互靠近,觀察現象。 實驗目的:探究電荷間的性質 試驗器材:鐵架臺 硬橡膠棒 毛皮 玻璃棒 絲綢 掛鉤 試驗探究:小組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用任意摩擦過的兩個棒體相互靠近,觀察現象。 試驗過程: 1、你們組選用什么棒? 2、你們組是如何做到? 3、發現了什么現象? 4、其他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 實驗記錄:(用手機攝像,錄下小組實驗現象,上傳平臺,交流展示) 實驗圖示 現象 結論 1 相互排斥 2 相互排斥 同種電荷 相排斥 3 相互吸引 異種電荷 相吸引 現象分析: (一)正電荷和負電荷 1、用絲綢摩擦過的兩個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嗎? 2、用毛皮摩擦過的兩個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嗎? 3、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嗎?假如絲綢摩擦過 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會出現什么情況? 教師總結:人們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正電荷 負電荷。 我們把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可用“+”表示。被毛皮摩擦過 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可用“-”表示。 (二)電荷間的性質 1、用絲綢摩擦過的兩個玻璃棒所帶的電荷是什么電荷?兩個玻璃棒靠近出現什么現象? 2、用毛皮摩擦過的兩個橡膠棒所帶的電荷是什么電荷?兩個橡膠棒靠近出現什么現象? 3、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分別是什么電荷?兩個棒 靠近出現什么現象? 4、通過上面的實驗現象,你能得出電荷間有什么性質嗎? 學生總結: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 五、驗電器來 1、同學們觀察,我把摩擦后的橡膠棒和金屬球接觸,你們看到什么現象? 2、觀察驗電器的構造。驗電器分為三部分: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3、為什么用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兩片金屬會張開呢? 4、驗電器的張角越大,說明什么? 六、摩擦起電原因 我們為什么規定用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而用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 帶負電呢?下面,我們了解摩擦起電的原因。 播放視頻,教師講解,摩擦起電的原因是由于電子的轉移。 七、靜電現象的利用和防護 1、 靜電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 2、 如何防護靜電現象給我們帶來的不利方面呢? 8、能力提升: 為什么頭發會豎起來和梳頭的現象有什么不同? 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9、動手動腦 根據多媒體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做實驗,回顧所學知識。 10、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有什么收獲? 11、布置作業 課后 13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