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1.7《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課題名稱11.7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授課人授課時 間內容分析本節主要從日常的電學現象,來認識電阻。通過對電阻影響因素的探究來認識導體電阻的特性,并找到影響電阻的基本規律。學情分析學生對于電學現象熟悉但認識不夠,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深入認識。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認識電阻的基本概念,掌握電阻的符號、單位及其意義。2、 會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并找到規律。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電阻;通過對影響電阻大小的探究,總結規律,掌握并熟悉探究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經歷探究實驗,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動手實驗的能力。重點難點1、引導學生認識電阻并掌握電阻概念及其物理意義。2、指導學生如何探究影響電阻值大小的因素。策略方法利用導學案,結合學生的親身體驗,探究與自學相結合。課前準備預習利用導學案課前預習本節,查找電阻的相關資料。教學媒體課件,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值實驗的相關器材等。教學程序教 學 內 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前導入引入新授課電阻教師由生活實例引導學生認識電阻。問題:導線多是用銅做的,特別重要的電器設備的導線還要用昂貴的銀來做。鐵也是導體,既多又便宜,想想看,為什么不用鐵來做導線呢?學生思考教師演示:分別將長度和粗細相同的銅導線和鎳鉻合金線接入電路中,觀察對比現象。把銅絲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的示數較大,小燈泡較明亮;把鎳鉻合金絲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的示數較小,小燈泡較暗。 請學生得出電阻的概念。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教師引導學生自學:認識電阻(表示字母、單位、符號)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式各樣的電阻演示實驗教師板書概念教師板書教師課件展示思考回答發言分析學生談認識學生組織語言描述電阻學生自學學生觀察識別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結論鞏固練習小結布置作業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師生交流討論提出的問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各因素。請學生提出猜想:(由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怎樣證明自己的猜想,師生交流討論問題并提出方案。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實驗思想:控制變量法學生動手實驗,教師指導,將學生的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學生得出實驗結論交流評估。教師點評:結論1 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有關。材料、橫截面積相同,導體越長,電阻越大結論2、導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有關。材料、長度相同,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教師實驗演示:燈絲加熱后電阻的變化,學生觀察,得出結論:燈絲的電阻隨燈絲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教師課件展示各材料對導體阻值的影響,學生學習了解。教師多媒體展示練習,學生完成訓練,教師點評。練習1一個導體接在3伏的電源上,電阻大小為10歐,若從電路中取下這個導體,導體的電阻值為_______歐。解析:電阻大小為10歐,是這個導體本身的屬性,與導體是否連在電路中,兩端是否有電壓,其中是否有電流都無關。練習2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高壓線的絕緣子為什么用陶瓷材料而不用玻璃?(2)鐵比銅便宜,為什么家庭電路中用銅導線而不用鐵導線?(3)為什么不能用濕手操作電器?練習3. A、B兩根完全一樣的導線,長度都是1 m。把A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跟B相比,哪個電阻大?把A剩下的一半再拉長到 1 m跟B相比,哪個電阻大? 課堂小結,師生共同完成。1、 物理學中,用電阻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2、 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3、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它的大小取決于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還受溫度影響。第58頁1、2、5題提出問題教師引導教師指導指導學生動手實驗引導并參與交流展示課件圖片,并動手演示 展示課件練習題并幫學生糾錯課件展示教師課件展示布置作業思考并提出見解閱讀材料思考并動手設計實驗學生思考得出實驗方法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測出數據分析交流得出結論談實驗體會學生觀察現象并得出結論學生學習練習鞏固回顧總結板書設計課題11.7探究-電阻 一、電阻1、定義: 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2、表示字母:R3、單位:歐姆()二、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1、猜想:2、 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3、進行試驗4、得出結論:1、2、3、5、注:導體電阻是導體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