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4.1《簡單磁現象》教案(王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簡單磁現象教案教學目的:1、知道磁體有吸鐵(鎳、鈷)性和指向性。2、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3、知道磁化現象。4、磁性材料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知道磁體的指向性和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教學難點:磁化現象。教具:磁鐵,小磁針,一小堆大頭針,鐵釘,金屬勺子,塑料片,銅片,金屬圓柱體,硬幣(鎳幣),鉆頭(含鈷)等。21教育網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演示實驗:讓磁懸浮地球儀懸浮于圓環中,讓學生猜猜看,圓環上有什么神奇的東西?學生猜出有磁鐵后,通過介紹史料引入新課。板書: 第一節 簡單磁現象21二、進行新課提問:平時擺弄磁鐵時觀察到磁鐵能吸引什么物質?演示實驗:將課前準備的鐵釘、鉆頭、鎳幣、銅塊、塑料等器材放在桌上擺好,請一位學生幫助老師用條形磁鐵分別接近它們,觀察發生的現象。www.提問:磁鐵能吸引哪些物質?(磁鐵能吸引鐵制物質,能吸引鎳幣和含有鈷的鉆頭等)得出下列結論:磁鐵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磁鐵的這種性質叫做磁性。21 板書:1、磁性:物體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向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認識并區分磁體。板書:2、具有磁性的物質叫做磁體。按形成過程分為: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按形狀分為:條形磁體、U形磁體(蹄形磁體)、針形磁體。提問:磁體各部分吸引鐵的能力都一樣嗎?演示實驗:把一些大頭針平鋪在物理課本上,將條形磁體平放在大頭針上,然后用手輕輕將磁體提起,并輕輕抖動。提問:觀察到什么現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結論?(觀察到磁鐵兩端能吸引較多的大頭針,而中部沒有吸引大頭針,這表明磁鐵兩端的磁性最強)。教師歸納:磁體各部分的磁性強弱不同,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做磁極,它的位置在磁體的兩端。這也叫磁體的兩極性。板書: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提問:從上面實驗可以看出,磁體有兩個磁極,每個磁體上兩個磁極一樣嗎?怎樣表示這兩個磁極呢?請同學們觀察下面的實驗。演示實驗:支起小磁針,讓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轉動,觀察它的靜止方位。21提問:小磁針靜止時,兩個磁極分別指向什么方向?(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教師指出: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體,靜止后總是指向南北方向,世界各地都是如此。為了區別這兩個磁極,我們就把指南的磁極叫南極(S);另一個指北的磁極叫北極(N)。板書:南極(S),北極(N)。這也叫磁體的指向性。提問:如果把一個磁體從中間切開,是不是會出現只有一個磁極的磁體?演示實驗:拿一個摔斷的磁體,把鐵釘放在摔斷的斷口處,看能否吸引。結論:發現磁體沒有摔斷時,中間是不吸引鐵釘的,但摔斷后的斷口處能吸引鐵釘,說明斷口處磁性增加的,初步判斷磁體的磁極是不能單獨存在的。提問:同學們平時玩弄磁鐵時,感覺磁體間有沒有力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演示實驗:把一塊環形磁體N極向上先放到小磁針的底座上,再把另一塊環形磁體的N極向下,慢慢地接近N極,然后把上面的環形磁體S極向下,慢慢接近的N極,觀察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學生實驗:把兩塊條形磁體的相同磁極和不同磁極靠近,感受和觀察相互作用;把回形針放在條形磁鐵的兩端和中間,觀察能否被吸住。引導歸納實驗結果后,教師板書:4、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提問:怎樣使一個沒有磁性的鐵釘也能夠具有磁性?演示實驗:把一個大鐵釘先放到一條形磁鐵的下方,再讓大鐵釘的下端跟大頭針接觸,看能不能吸引;然后拿一個大鐵釘在一條形磁鐵上摩擦后,讓它跟大頭針接觸,看能不能吸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做磁化。板書:5、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演示實驗:把一個銅塊放到條形磁鐵的下方,然后跟大頭針接觸,看能不能吸引。接著講述磁性材料的概念。學生閱讀課本137頁“磁性材料”思考:1.磁性材料按其磁化后保持磁性的情況分成哪幾類?2.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磁性材料的應用?學生總結:1、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和軟磁性材料2、學生回答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提問:除了鋼、鐵外,還有哪些物質可作磁性材料?它們在現代科技中有哪些應用呢?講述:同學們已經了解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下面老師向大家再介紹一些磁性材料在生活、生產和高科技中的應用。(對照課件向學生介紹)三、課堂練習對照課件讓學生回答,老師做補充。四、課堂小結引導學生總結。板書設計:、一、 簡單磁現象1、磁性: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吸鐵性)2、磁體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兩極性)北極(N),南極(S) (指向性)4、相互作用:同名相斥,異名相吸5、磁化6、磁性材料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