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4.1《簡單磁現象》教案(馮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16.1 從永磁體談起學習目標1、認識磁性、磁極、磁體、磁化。2、知道磁體的類型、磁性材料的分類。3、知道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中有著重要應用。4、知道磁感線可用來形象描述磁場,知道磁感線方向的規定。5、知道地球周圍有磁場,知道地磁的南、北級。學習重點:會用磁的有關知識,解釋簡單的磁現象。學習難點:了解磁感線是用來描述磁場的,理解磁場方向與磁感線方向的規定。導學方法:講授法 實驗法導學過程 課前導學1、磁體上 的兩端,叫作磁極。讓磁體自由轉動,靜止下來后會一端指南,這個磁極叫 ,又叫 ;另一端會指北,叫 ,又叫 。2、磁極間相互作用特點是: , 。3、 ,這種現象叫磁化。 4、磁體周圍存在一種物質,它看不見、摸不著,我們把它叫 。磁場是有方向的,人們把小磁針在磁場中靜止時 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這一點的磁場方向。5、用 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場的方向和它的分布情況,磁體外部的磁感線是從它的 極出來,回到它的 極。6、地球周圍的磁場叫作 。地磁的北極在地理的 極附近,地磁的南極在地理的 極附近。課堂導學 1、磁現象演示實驗:拿一塊磁鐵,分別讓它去接觸鐵片、鋼片、銅片、硬幣、塑料片、紙片,發現磁鐵可以吸引鐵片、鋼片、硬幣。介紹磁鐵還可以吸引金屬鈷。(1) 叫磁性;叫作磁體。介紹不同形狀的磁體。演示實驗:將一些大頭針均勻撒在講臺上,用一塊磁鐵去接觸或靠近大頭針,發現:磁體上 吸引的大頭針數目較多。(2)磁極: 。磁體有 個磁極。演示實驗:用一個支架支起一個小磁針,讓小磁針在平面內自由轉動,發現靜止后小磁針會 。多做幾次,也是如此。 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造出來的。(3) 叫南極,又叫 。 叫北極,又叫 。演示實驗:將一根條形磁鐵甲用細線懸掛起來,另一根條形磁鐵乙的N極分別去靠近甲的N極和S極,再用乙的S極分別去靠近甲的N極和S極,觀察現象可得去結論:、 。2、磁化演示實驗:拿一根鐵棒去靠近或接觸大頭針,會發現鐵棒不能吸引大頭針,然后在鐵棒的上方放一根條形磁鐵,在讓它去靠近或接觸大頭針,會發現大頭針被 。,叫作磁化。閱讀課本p4活動2。磁化方法有 。去磁的方法有 。3、磁場演示實驗:把幾只小磁針放在條形磁鐵周圍的不同地方,觀察小磁針所指的方向,發現指向不同。說明: 。演示實驗:在水平放置的磁體上放一塊玻璃板,在玻璃杯上均勻地撒一些鐵屑,輕敲玻璃板,你會看到什么?鐵屑的分布有什么特點?仿照鐵屑在磁場中的分布圖形,畫出一條條帶有箭頭的曲線,這樣的曲線叫作磁感線。4、地磁場閱讀課本p6地磁場示意圖,p7信息瀏覽,回答下列問題。,叫作地磁場。它的形狀與 很相似。地理南北極與地磁的南北極大致 ,但并不重合,最早我國宋代學者沈括發現。課堂練習1、甲、乙兩根鋼棒,若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某一端時,有吸引作用;若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中部時沒有吸引作用。關于這兩根鋼棒,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棒沒有磁性,乙棒有磁性;B甲棒有磁性,乙棒沒有磁性C甲、乙兩棒都有磁性;D甲、乙兩棒都沒有磁性。2、如圖所示,已知磁體周圍磁感線的形狀或某點所放的小磁針靜止時的位置。(1)試在圖甲中標出A、B、C三點的磁感線方向;(2)在圖乙中標出放在A、B、C三點處的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以及磁針的N、S極;(3)在圖丙中標出小磁針將會發生轉動的方向。第 3 頁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