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4.1《簡單磁現象》教案(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課題 第十四章 電和磁一、 簡單磁現象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后能說出磁性、磁鐵、磁極的概念。2.探究后能應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3.知道磁化并能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現象。二、過程與方法1.感知物體的磁性表現。2.通過觀察現象和操作實驗認識磁極的存在,探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3.通過實驗認識和實現磁化過程。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了解我國古代在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2.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對科學探究的興趣。3.通過介紹美國新奇妙磁性泥巴,讓學生感受將知識轉化創意將創意轉化為產品的美妙之處,激勵學生從小要有這方面的意識。教學重點:探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教學難點:磁化過程和磁化類別。教學準備:條形磁鐵兩個、磁針及其支架一個、大頭針一盒、鐵絲、鋼絲、銅絲、鋁絲各一段、硬幣一個、鋁合金一塊、鋼尺一個。共六組。教學過程:導學類容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課件和實物展示“磁性泥巴”玩具觀察現象、思考奧秘所在。用有趣的陌生玩具引入新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二、新課教學(一)提出問題:吸鐵石能吸引那些物體呢?你們用什么辦法去檢測呢?總結磁性、磁體概念。用磁鐵靠近準備的各種物體、感受磁性。讓學生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經驗去感知,然后用實驗去探究驗證,最后將朦朧的生活經驗上升為準確的物理概論。(二)提出問題:磁體上每個部分的吸引能力一樣嗎?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自己設計實驗得出結論。總結磁極概念。分組討論、實驗探究。通過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三)提出問題:磁體的兩極標有“N”和“S”,這兩極為什么要這樣規定呢?請學生把桌上的小磁針撥動,待靜止后觀察兩極的指向。總結南極、北極。愛國教育:司南、指南針。思考、討論、實驗。讓學生感知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提出問題:電荷間有相互作用,那磁極間有相互作用嗎?請學生自行探究。總結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設計并進行小組探究。培養學生的類比習慣、探究能力、總結能力。(五)提出問題:我們熟悉的磁體都是人造磁體,它們原本沒有磁性,它們的磁性是怎么獲得的呢?課件展示磁化過程。讓學生模擬磁化。總結磁化和磁體分類。親身感受磁化過程,體會不同材料的磁化區別。讓學生感受事物從天然狀態進入人造狀態的美妙之處。(六)課件展示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觀看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感受將知識轉化創意將創意轉化為產品的美妙之處,激勵學生從小要有這方面的意識。板書設計:磁現象(一)磁性磁體(二)磁極南極北極(三)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四)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