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5.1《電磁波》教案(趙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電磁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知道當導體中有迅速變化的電流時,周圍空間會有電磁波向外傳播,借助電磁波可以傳輸信號和傳遞能量。 2、 知道什么是振蕩電流及電磁波的頻率,了解頻率的單位。 3、 知道什么是無線電波。了解電磁波是一個大家族。4、 知道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及電磁波在真空的傳播速度。 5、 知道電磁波波長的初步概念,能記住波速、波長和頻率的關系。6、 了解電磁波的應用。教學重點:1、電磁波的產(chǎn)生。2、電磁波的傳播。3、波速、波長和頻率的關系。教學難點 :波的基本形態(tài)和特征的教學是本節(jié)的難點。教學過程:1、電磁波用類比推理的方法,由機械波引出電磁波。通過實驗探究電磁波產(chǎn)生的條件。我們把導體中迅速變化的電流在周圍空間產(chǎn)生的波叫做電磁波(板書)。 2、電磁波的頻率講解什么是振蕩電流。復習聲音中的頻率和交流的頻率引導學生定義電磁波的頻率。介紹頻率的單位及換算。1千赫=103赫 1兆赫=106赫 1吉赫=106赫通過電磁波譜圖認識到電磁波是一個大家族,光也是電磁波,介紹什么是無線電波及紅外線、紫外線等的特性3、電磁波的傳播通過聲音的傳播引入電磁波的傳播,利用實驗和事實證明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并介紹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引導學生比較電磁波和聲音有哪些不同。4、電磁波的波長利用波形圖講解什么是波長。相鄰兩個波峰(或波谷)的距離,叫做波長。4、波長、頻率、波速三者間的關系講解波速、波長和頻率的關系波速=波長頻率電磁波的波速和光速相同,在空氣或真空中每秒傳播的距離約30萬千米,記為3108米/秒。在空氣或真空中,各種頻率的電磁波的波速是相同的,所以,頻率越高的電磁波,它的波長就越短。通過教材中的水波實驗驗證頻率越大波長越短。5、電磁波的應用介紹雷達的偵測定位原理,了解雷達的應用;介紹微波爐的工作原理,了解微波爐的優(yōu)點。6、小結本節(jié)內(nèi)容5、布置作業(yè)課外觀察一 臺多波段收音機的選臺指示盤,注意看各波段都在哪些頻率范圍和波長范圍?把對應的波長和頻率相乘,看看是不是等于光速?(四)設想、體會電磁波一節(jié)的教案,以演示為基礎,有意識地突出振動和波的形成的關系。通過觀察分析水波和繩上形成的波,讓學生初步了解波的頻率和波長的物理意義,再運用類比方法引出電磁波的頻率和波長,以及波速、 波長、頻率三者間的關系,讓學生初步了解電磁波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