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16.3《能源:危機與希望》教案(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知道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收集信息、閱讀材料,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能源,資源及日常諸多現象,提出自己的觀點及其可行的做法,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了解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認識科技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提高節能意識和環保意識,并在個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所貢獻。2.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抱負,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學重點:能源的消耗對環境的影響。教學難點:能源的消耗對環境的影響。教學用具:投影、聚焦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地球上的能量就不會減少了,為什么還需要節約能源?二、新課教學(一)能量轉移和能量轉化的方向性例1、我們從石油中提煉出汽油,內燃機把能源中儲備的化學能轉化為汽車的機械能、內能。這些機械能、內能無法再轉化回可以被利用的能源。例2、火力發電廠把煤中貯存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供生產和生活用。用電器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光能、機械能多種形式的能后,這些能量無法再變回能源。例3、在熱傳遞的過程中,熱量只能自發地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不能相反。如果要使熱量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就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 例如電冰箱就需要消耗電能。汽車制動時,由于摩擦,動能轉化成輪胎、地面和空氣的內能,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動地被用來驅動汽車。因此:能量的轉化和轉移具有方向性,有些能量可以利用,有些則不能。我們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節約能源。練一練:1下列事例中 ,能表示能量轉化或轉移具有方向性的事例是( ) A.電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機械能也可以轉化為電能B.熱量可以自發地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卻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C.動能可以和重力勢能相互轉化D.動能可以和彈性勢能相互轉化(二)、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多媒體展示圖片,說明:1、化石能源通過燃燒轉化為內能,相當一部分內能沒有被有效利用。2、汽車尾氣造成空氣污染和城市熱島效應。3、燃料燃燒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加劇了地球的溫室效應。4、燃料燃燒還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完成書中想想議議:在耗用各種能源時,對環境是否會造成破壞呢?在下表中,用“”表示大量耗用該類能源對環境會有明顯破壞,用“”表示對環境不會造成明顯破壞。練一練:2、近年來,不少城市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下列情況:煤的燃燒;工業廢氣的排放;動植物的呼吸;汽車尾氣的排放。其中可能引起大氣污染的是( )A B C D(三)、能源與可持續發展1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減少在能源使用中對環境的破壞。 自2012年6月1日起,北京的機動車燃油進行了最新一輪的升級,升級后的燃油更加環保,可以改善大氣質量。2發展新的理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會越用越少。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斷地得到 。3. 未來的理想能源必須滿足的條件: 第一,必須足夠豐富,可以保證長期使用; 第二,必須足夠便宜,可以保證多數人用得起; 第三,相關的技術必須成熟,可以保證大規模使用; 第四,必須足夠安全、清潔,可以保證不會嚴重影響環境。練一練:3、(2016四川遂寧中考)關于能源與可持續發展,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能量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總量不變 B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 C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人類可以無盡地開發利用 D核燃料是可再生能源三、小結1、能量轉移和能量轉化的方向性2、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3、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播放視頻:風水輪流轉 終于輪到中國封鎖技術,美國花高價購買這項技術。教育學生愛國情懷,同時為祖國科技的發展而感到驕傲。四、練習動手動腦縣物理:1、2、3.五、作業動手動腦縣物理: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