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潼關》教案(吳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了解元曲的體裁特點;熟讀并背誦作品。2、技能目標:品味詩歌精煉的語言特點;體會蘊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我國古代詩歌的魅力,培養學生民本情懷,增強愛2學情分析 由于初中學生詩詞知識積累少,涉獵面窄;學生誦讀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語言表達上較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釋詩詞內容的淺顯層面,不能較深入地理解詩詞之美,詩人之情,以及詩詞所承載的中華精神文化的內涵。因此,作為學習活動的促進者教師更要注重學法的指導。針對學生這種實際情況,配合語文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多次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人精辟的用詞;幫助學生走進詩人所處的特定時空,觸摸詩人的心靈,感受詩人的人道主義情懷,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這首元曲的積極性。3重點難點 重點:推敲品味詩歌的語言,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難點:通過抓住詩歌關鍵字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山坡羊潼關懷古 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5分鐘)從題目中的“潼關”入手,介紹潼關過去是兵家必爭之地引入新課。(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一個地方,課件出示“潼關”二字,再出示圖片,它內有華山,外有黃河,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詩人張養浩去陜西賑災,途徑這里,有感而發,寫下佳作“山坡羊.潼關懷古”今天,我們一起來品味他的這首的小令山坡羊潼關懷古。板書課題 檢查課前預習山坡羊 潼關懷古選自,作者,字,號,代家,代表作有 “山坡羊”是,是題目。自主學習(充分的自學是成功的前提,相信聰明的你會做得很好喲!)二、誦讀,讀出音韻美 (10分鐘)教師引入:同學們,學習古詩詞曲,那就要我們去誦讀去欣賞,請同學們1、大聲朗讀詩文,每人試讀一遍,做到:讀準字音;讀準節奏(在原文上標出你認為重要的字音;用“/”劃出停頓學生朗讀 讀后作指導(出示課件:誦讀指導一)齊讀一遍教師:剛才同學們讀的非常認真,下面我們來聽聽行家是怎樣讀的,請注意要聽出語速、語調、重音、感情2、聽讀課文 同學們聽出來了嗎?語速: 語調: 重音 : 感情: (出示課件:誦讀指導二)同學們已經明白了朗讀的方法,下面來展示你們的朗讀風采精彩展讀齊讀 評價:分組讀 評價: 個人展讀 評價誦讀總結:三、品讀,讀出結構美(10分鐘)教師引入: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遠望西都,傷心慨嘆。學習詩文我們還應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走吧,咱們向著今天的第二個目標-賞析出發!1、本詩在表達方式上很有特色,請按寫景、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把這首曲劃分成三層,并概括層意精彩展示描寫: 前三句 雄偉雄渾抒情: 中間四句所見所感傷心議論: 后兩句感慨悲憤教師引導:剛才我們已經理解了這首曲的意思,我們再來誦讀,寫景部分應讀出什么樣的氣勢;抒情部分應讀出什么感情 ,議論部分應讀出什么感情?師生交流后再次誦讀。第一層,前三句,描寫,寫潼關的雄偉氣勢。第二層,中間四句,抒情,寫作者途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感。第三層,后兩句,議論,總寫作者的感慨。合作探究 四、悟讀,讀出情感美(15)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這些問題后選代表作展示交流1、文中的“峰巒如聚”和“波濤如怒”中哪個字用的好?請說說理由。2、你知道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嗎?你是從曲子中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3、為什么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寫作背景 :當時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災情十分嚴峻。經歷過宦海浮沉的張養浩本已厭倦官場生活,棄官歸養;但得知關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陜西行臺中丞,振濟災民,因此途經潼關。后因積勞成疾,客死任所。張養浩對百姓充滿深切的同情,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精彩展示:(學生展示交流后評價總結)詩詞曲賞析技巧總結:關鍵詞語上著手從關鍵詩句(主旨句、情感句)上著手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白描、議論)著手從作品、作家的相關背景資料入手從詩歌所寫的具體內容入手,(如送別詩、懷古詩、愛國詩、哲理詩、詠物詩等,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現的思想情感)。五、總結作者借憑吊潼關古跡,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從壯麗的山河中,聯想到歷代的興亡,又從朝代的更替,想到百姓的痛苦,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統治階級殘暴貪欲的痛恨和對勞動大眾所受苦難的同情。六:拓展積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李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七、當堂練習(5分鐘)1、“ ”和“ ”兩個字賦予山河以人格化的動感特征,讓人感到潼關的險要。2、背誦課文 (配背景音樂師生一起背誦全文)板書設計:山坡羊 潼關懷古表達方式 內容 情感 修辭 關鍵字描寫: 雄偉雄渾抒情: 所見所感傷心議論: 感慨悲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