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教案(沈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了解詩歌內容,提升朗讀能力,并背誦全詩。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想象、字斟句酌,把握詩歌“癡情如夢”的手法,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堅定不移的報國志向。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詩歌中濃烈、深沉、悲壯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重難點:1、把握“癡情如夢”的手法,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2、字斟句酌想象品味詩歌描繪的情景。教學方法:朗讀法,想象法,斟字酌句法。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有這樣一位詩人,一生筆耕不輟,寫詩近萬余首。他的詩中有柳暗花明的田園風光,有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還有無意爭春的驛路梅花,但他寫的最多,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還是愛國詩。他就是陸游。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他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設計意圖:開課揭題,創設情境,為后文知人論世做鋪墊。)1、 讀詩知詩1、 朗讀 四三節奏;講究押韻。僵臥孤村 / 不自哀,尚思為 / 國戍輪臺。夜闌臥聽 / 風吹雨,鐵馬冰河 / 入夢來。2、 說讀 串聯詩意 ,把握內容夜深了,靜聽著窗外肆虐的風雨,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引導學生關注詩體的特點;朗讀方法指導:輕重緩急傳感情。)2、 讀詩知味涵詠功夫興味長。 朱熹最具表現力的字或詞,結合詩句說明!僵臥:經久難治,經常發作的病,躺臥不起的病。孤村:孤寂荒涼的鄉村,孤獨寂寞的人。入夢來:日思夜想,想而不得。僵臥孤村 / 不自哀,尚思為國/ 戍輪臺。夜闌臥聽 / 風吹雨,鐵馬冰河 / 入夢來。(細讀文本,字斟句酌,培養學生抓住關鍵字詞,品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我們讀詩要讀出其中的情味,將賞析和品讀結合。)3、 讀詩知史關注詩下注釋,介紹歷史背景和作者人生經歷。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陸游的父親陸宰;“靖康之難”;偏安的南宋;屢次貶謫、流放。詩中什九從軍樂,千古男兒一方翁。 梁啟超(引入資料,助讀文本,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貼近歷史,做到“知人論世”)4、 讀詩知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這些身處時代的風口浪尖處,卻不沉淪不躲避的文人,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筋骨和脊梁!(從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發現一類偉大的愛國者,引導學生強化自我的愛國意識。) 5、 作業布置背誦默寫詩歌;讀朱東潤的陸游傳,并選擇一兩處你最喜歡的地方做旁批(每處不少于50字)。6、 板書設計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陸游讀詩 愛國癡情入夢知詩 知味 知史 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