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 7.3認識面積單位 教案
第三課時 認識面積單位教學內容教材6768頁認識面積單位教學提示本節課認識面積單位,以教師講解、學生實際體驗為主要學習方式。課堂活動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一方面,通過講解,讓學生知道面積單位的意義,并結合具體物體,讓學生真實看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是多大的正方形;另一方面,指導學生指出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體會并建立表象。除教材中提到的幾個典型事例外,鼓勵學生找出其他物體。在“議一議”環節,要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重點說一說選擇面積單位的理由。討論完課本上提到的名片、課桌面、教室地面以外,還可以舉出其他事例,讓學生選擇面積單位,并說明理由。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會用某個面積單位測量物品表面和圖形的面積。過程與方法:經歷認識并體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結合實例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重、難點:重點: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難點:能選擇恰當的面積單位計量不同物體的面積。教學準備教具準備:課件、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1平方米的正方形、米尺。學具準備: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測量長度用什么單位?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稱一稱物體的質量用什么單位?我們學過哪些質量單位?師:我們已經了解物體的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是認識面積單位。(板書)二、探究新知師:測量和計算面積要用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認識面積單位。(1)認識1平方厘米。讓學生拿出上一節用過的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介紹這個小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及字母表示。并板書:平方厘米 cm2讓學生摸一摸、比一比、畫一畫,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同桌或前后桌討論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全班交流。課件出示丫丫和聰聰的話,學生讀一讀,明白電話機按鍵表面的面積和大拇指指甲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2)認識1平方分米。師介紹: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字母表示dm2并板書。師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學生觀察。學生畫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摸一摸、比一比,閉上眼睛回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同桌或前后桌討論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課件出示紅紅說的話,學生讀一讀,明白粉筆盒面的面積大約也是1平方分米。(3)認識1平方米。教師出示1平方米的紙板,先讓學生猜一猜它的邊長是多少,然后教師用米尺量一量它的邊長,告訴學生,這個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米,字母表示m2,并板書。同桌或前后桌交流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把1平方米的紙板放在地上,請幾名同學站到這張紙上,看一看最多能站幾名。(4)師提問: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圖形一定是正方形嗎?學生交流討論,得出結果,并舉例說明。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比較、舉例、動手畫等活動,幫助學生形成面積單位的表象,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想,是為了達到讓學生腦海里建立更加清晰、更加準確的面積單位表象的目的。2、提出“議一議”的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說出選用的理由。3、教師再補充其他事物,讓學生選擇面積的測量單位。如:學校操場面積、手帕面積、鉛筆盒面積、教室的面積、橡皮面積等。4、師生共同總結出:測量較小物體的面積用“平方厘米”作單位。測量稍大的物體面積用“平方分米”作單位。測量較大物體的面積用“平方米”作單位。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使學生了解學習不同面積單位的意義,學會選用不同的面積單位測量物體表面和圖形的面積。三、鞏固新知教材68頁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自己拼擺。交流時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形狀和不同位置擺放的圖形的機會。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說一說是怎樣得到結果的。第3題,讓學生先估一下,再測量。也可以把教室的長和寬告訴學生,鼓勵學生推算。問題討論,提出丫丫的問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提出有創新的測量方法。四、達標反饋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單位名稱。(1)鉛筆盒表面的面積大約是2( )。(2)一棵小樹大約高5( )。(3)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55( )。(4)一塊兒橡皮的面積大約是6( )。(5)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6000( )。2、判斷對錯(1)面積是1平方米的圖形一定是正方形。( )(2)鵬鵬家客廳的面積約是30平方分米。( )(3)面積單位比長度單位大,( )(4)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3、下面每個小正方形表示1平方厘米,再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在畫出一個面積是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答案:1、平方分米、米、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米。2、3、略。五、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了哪些面積單位?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設計意圖: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復習,再一次使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六、布置作業(一)填空1、測量和計算面積要用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 )( )( )。2、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 )。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 ).(二)選擇1、 小林大拇指指甲的面積大約是(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2、 平方米用( )表示,平方分米用( )表示,平方厘米用( )表示。A、dm2 B、m2 C、cm23、 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和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比較,( )A、 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大。 B、 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大。C、 一樣大三、每個小正方形表示1平方厘米,在括號里寫出每個圖形的面積。( )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答案:一、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二、1,A。2、B、A、C 。3、C。三、11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8平方厘米、7平方厘米.板書設計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 cm2平方分米 dm2平方厘米 m2教學資料包資料鏈接面積的概念很早就構成了。在古代埃及,尼羅河每一年泛濫1次,洪水給兩岸帶來了肥沃的淤泥,但也抹掉了田地之間的界限標志。水退了,人們要重新劃出田地的界限,就必須丈量和計算田地,因而逐步有了面積的概念。在數學上是這樣來研究面積問題的:首先規定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面積為1,并將其作為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后用這樣的所謂單位正方形來度量其他平面幾何圖形。較為簡單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是很容易得到的,利用割補法可以把平行4邊形的面積問題轉化為長方形的面積問題,進而又可以得到3角形的面積。因而多邊形的面積就能夠轉化為若干3角形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