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夜雨寄北》教案(韓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品味詩歌,理解詩歌的情感表達方式。2.通過朗讀、吟誦加深對詩歌情感的領悟。3.通過對比閱讀學會分析詩歌,提高閱讀古詩文的能力。【教學重難點】目標1教學重點目標2教學難點【教學用時】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 圖導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卓文君白頭吟用詩句導入,引出詩句的表達比現代男女的“我愛你”更深沉含蓄。 朗讀引入正題一、朗讀詩歌多種方式朗讀詩歌一讀讀準字音和找出停頓節奏點。二讀讀準停頓節奏。三讀找出重讀的字詞,生自由嘗試。四讀指名讀,點評學生朗讀。放開自我朗讀詩歌讀準詩歌字音、節奏 、重音二、品味詩歌介紹詩人及背景這首詩是寄給誰的?詩人當時在哪里?他的人生境況又是怎樣?(備注:新版部編教材已明確寄北:寄給妻子。)(PPT投影詩人介紹)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唐代詩人。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寫此詩時,詩人在巴蜀漂泊,妻子在長安,兩地相隔甚遠。李商隱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剛踏入仕途,就被卷入了政治斗爭中。852年入蜀,實屬迫不得已,而且仕途多艱,令人嘆惋。回答問題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譯詩1、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詩歌。2、學生讀譯詩。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何時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花徹夜長談。再告訴你今夜秋雨的情景。結合注釋翻譯詩歌弄懂詩意品詩1、全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2、詩中哪些地方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請分析。思考回答生分析詩句賞析詩歌三、對比閱讀對比閱讀卜算子(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1、朗讀詩歌,思考這首詞在語言表達、情感上與夜雨寄北的不同點和相似點。2、小組討論要點: 我從哪些詞語/句子可看出,兩首作品的不同點/相似點在于 。 朗讀思考及小組討論通過對比閱讀學會分析詩歌三、吟誦詩歌吟誦詩歌1、回顧平聲、仄聲、入聲的區分。2、分析夜雨寄北的詩律。夜雨寄北君 問 / 歸 期 / 未 有 期,巴 山 /夜 雨 / 漲 秋 池。_ | _ _ | | _ _ _ | | | _ _何 當 / 共 剪 / 西 窗 燭,卻 話 / 巴 山 / 夜 雨 時。_ _ | | _ _ | _ _ | | _ 3、教師示范吟誦,全班齊吟誦學生代表吟誦展示學生代表作另一吟誦調吟誦4、提問學生:夜雨寄北的兩個吟誦調子,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分析詩律有感情吟誦從吟誦中進一步體悟詩歌情感總結愛情是歡樂與痛苦的交織,“巴山夜雨”的情思是李商隱一生的守候,“此水幾時休”的疑問是李之儀思念的纏綿。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更明白相聚的意義并且更懂得珍惜身邊的幸福。用心聆聽升華情感板書設計:眼前景 巴山夜雨 借景抒情時空交錯巴山夜雨 想象景思念 剪燭西窗 虛實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