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秋詞(其一)教案(楊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秋 詞學情分析這是一首課外誦讀古詩詞,是課內古詩詞學習的拓展延伸,學習方式主要是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七年級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初步接觸過古詩,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基本不存在問題。但學生生活閱歷尚淺,知識水平有限,可能很難把握作者所寫之景(意象)及其所抒發的深沉而復雜的情感。理解古詩詞,體會古詩詞之美,最有效的方式是反復吟誦。教學目標1.反復朗讀,體會詩人抒發的情懷,領會古詩詞中雋永的意蘊。2.反復吟誦,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3.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感受古詩詞的藝術魅力。教學重點1.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詞。2. 反復吟誦,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意境美,領會詩人的美好情懷。教學難點1. 通過解讀詩中的關鍵意象,領會詩人的復雜情感。2. 誦讀時與古人的情感想通,達到聲情并茂的吟誦。課堂教學學習任務一 讀準字音1.找到沒把握讀準的字,請同學幫忙糾正,并練讀五遍。(小組合作)寥( liao ) 2.朗讀詩歌,試著讀準字音,練讀三遍。(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二 把握節奏 1.用“/”標出朗讀的停頓,練讀三遍。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學習任務三 情通古人1.一、二句詩,用自己的話解說一遍。試著朗讀。(獨立完成)2.第三句詩,“詩中有畫”,請借助詩句還原景物。(獨立完成)3.“晴空一鶴排云上”是怎樣的形象?它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感?試著讀出詩句的這種感情。(小組討論)4.第四句詩,“詩情”是什么感情?試著讀出這種感情(聯系鏈接材料,小組討論)【百度資料】詩豪劉禹錫(772-864)字夢得,唐代中期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有“詩豪”之稱,世稱“劉賓客” 。其詩現存800余首。其學習民歌,反映民眾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詩。貶謫人生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順宗即位。原太子侍讀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這時受到順宗信任進入中樞。劉禹錫與王叔文相善,其才華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為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參與對國家財政的管理。這段時間劉禹錫政治熱情極為高漲,和柳宗元一道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岸鮿⒘奔瘓F在短短的執政期間采取了不少具有進步意義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觸犯了藩鎮、宦官和大官僚們的利益,在保守勢力的聯合反撲下,很快宣告失敗。順宗被迫讓位于太子李純,王叔文賜死,王丕被貶后病亡,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貶為遠州刺史,隨即加貶為遠州司馬。熱點關注劉禹錫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爭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擊中不斷反擊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他自立門戶,不斷創新,寫出大量雄渾蒼勁的詩歌。同時,他又以詩歌作為武器,無情地嘲諷和打擊著他的對手。他雖然不斷地被排擠,被打擊,被流放,但從沒低頭認輸,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萬千。學習任務四 反復吟誦1、 這首詩的感情基調( ),要讀重音的字( ),語速( ),第一聯詩句語調( ),第二聯詩句語調( )。(小組討論)2、 自己吟誦三遍。小組輪流吟誦,互相點評。(小組合作)3、 小組代表吟誦。(班級展示)4、 學生齊聲吟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