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秋詞(其一)教案(呂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秋天的詩味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我國自古就有“詩教”的傳統,但不可否認的是,古詩詞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期待著古詩詞教學能從機械、瑣碎的經院式講解中掙脫出來,而導向對古詩意境、內涵的解讀。現以初一學生為教學對象,將教材內的選文與課外選文結合起來,以“秋天的詩味”作為群文閱讀的議題來組合文本,指導詩歌誦讀。本課將天凈沙秋思、秋詞兩首寫景抒情的佳作組合在一起,一起客觀評析詩人在這一幅幅美妙圖景中寄予的情感。教學目標:1. 通過誦讀,理解詩歌大意,感悟詩歌意境,初步領會詩人的思想情感。2. 誦讀詩歌,讀出古詩詞的節奏、韻律,體會詩歌的聲韻美。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誦讀詩歌,理解詩歌大意,感悟詩歌意境,初步領會詩人的思想情感。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聽名曲,激趣導入播放西廂記連環畫、京劇西廂記唱段“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媒體應用說明:通過西廂記故事及“長亭送別”京劇唱段,不僅能夠傳承中華古典文化,而且引出了詩“言志”的特點。】二、明詩意,初讀詩歌 1.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天凈沙秋思、秋詞。 2.學生自主選擇朗讀,初步感知詩歌的內容。【媒體應用說明:因為是剛上初中的學生進行古詩詞誦讀指導,所以教師不宜在詩歌的內涵上深究,宜通過組織誦讀活動來推動古詩詞學習。第一環節是自由誦讀,教師先不急著提要求,先讓學生讀起來,初步感知詩歌的內容。】三、想畫面,描繪秋景1.描繪詩的畫面。學生根據自己的初讀感受,選擇一首喜歡的詩,描繪畫面,把握情感。2.兩首詩各選一幅畫,師生共同探尋詩情畫意。【媒體應用說明:此環節通過平板推送,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組合詩歌的畫面,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理解詩歌的意境,把握詩歌的情感。】四、悟詩情,強化朗讀1.播放課前學生誦讀錄音,評價。2.再次誦讀詩歌【媒體應用說明: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強化朗讀,通過課前與課中的錄音比較,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進而領會誦讀的方法。】五、拓展延伸,鞏固記憶1.教師示范詩歌吟唱方式。2.學生選擇適合的曲子吟唱天凈沙秋思、秋詞【媒體應用說明:在平板中提供多種不同風格的歌曲伴奏讓學生配詩吟唱,讓學生感悟詩歌的情感,強化記憶。】六、作業布置尋找古詩中描寫秋景的詩歌,誦讀并體會情感。七、板書設計秋天的詩味 明詩意 停頓節奏 想畫面 語速語調悟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