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秋詞(其一)教案(孫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散步教案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品讀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3、感受文本字里行間的濃濃親情與生活責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教學重點:1、悟讀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2、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教學難點:1、在朗讀中發現美、品評美,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能力。2、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1.多媒體出示:弟子規總敘: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教師講解總敘!(重點解讀“首孝悌”)2.孝敬父母,尊敬兄長。3.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跟著莫懷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這個四口之家的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作者)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示范朗讀,學生用心感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聽讀后,請幾位學生談談個人的感受)如幸福、溫馨、和諧、和美等。2、學生有選擇地朗讀課文語句,教師指導。教師: 同學們試一試,將文中最能體現親情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你能讀出其中濃濃的親情嗎?3、復述內容請一二名學生以小男孩的身份來復述課文內容,其他學生點評。(以小男孩的身份)爸爸勸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塊散步走大路與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從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媽媽背起“我”。三、探討質疑,感受親情1、“在散步的時候,小男孩一家發生了什么事兒?”學生默讀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問題。(1)在解決分歧的過程中,誰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誰的權力最大?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來,畫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可以說每個人都做得好,因為爸爸孝順奶奶,奶奶慈愛親切,媽媽溫柔賢惠,“我”聰明乖巧。)(“我”家成員之間不存在權力的大小,“我”聽爸爸的,爸爸聽奶奶的,奶奶聽“我”的,媽媽聽爸爸的,大家之間好像構成了一個循環的關系鏈,那是因為有親情互親互愛。)“那么究竟聽誰的呢?”由“愛”決定,這個“愛”,對晚輩來說,是“尊老”;對長輩來說,是“愛幼”。(2)在面對分歧時,爸爸為什么“一霎時”“感到了責任的重大”?(爸爸是家庭的頂梁柱,現在“我”與奶奶發生了“歧路之爭”,大家都聽爸爸的,處理好了,全家高高興興,處理不好,別別扭扭,還會影響家庭的和諧,所以爸爸會“一霎時”“感到了責任的重大”。)(3)文中說“我決定委屈兒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見?(“我決定委屈兒子”并非表明爸爸不愛兒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較來看,奶奶年事已高。可見,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奶奶的愿望,這種孝心是難能可貴的。)(4)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猶豫地依從了“我”走小路,那么,奶奶會怎樣想?(5)第七段描寫奶奶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有什么作用?(它寫出了春的氣息,是春天在召喚我們,生命在呼喚我們,表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2、學生集體朗讀第八段,思考:作者為什么把“我”背母親,妻背兒子描寫得那么鄭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夸張了呢?(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非穩當不可。它實際含蓄地寫出了在一個家庭中我們父母的責任,他們特有的心理感受,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起著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一個“世界”,很有象征和比喻意義,突出了我們父母那種深沉、莊嚴的感覺,生活的使命感,表現了一家的和諧。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3、教師小結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這種“尊老愛幼”的傳統倫理道德就會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播放公益廣告視頻媽媽洗腳):一位年輕的母親端著一盆熱水去為年邁的婆婆洗腳,年幼的兒子看在眼里,也端來一盆水,說:“媽媽,我也為您洗腳”四、品賞語言,學習寫法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精彩優美的語言?為什么?(學生分小組學習、自由討論,教師從旁指導)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選擇道路時有了分歧,也沒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卻有一雙慧眼,從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諧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愛幼的中華美德,文中處處流露著濃濃的親情:它是一幅溫馨的親情圖,是一首歡快的親情曲,是一篇美妙的親情詩。六、教師總結世間有愛,家中有情。親情是人間第一情。今天,我們莫懷戚先生一家三代的陪同下做了一次心靈上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散步,他們一家使我們懂得了,一個和諧與溫馨的家庭,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用愛心來營造,當彼此的利益和愿望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和體諒,學會忍讓和寬容,要有一種保護幼小,善待老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們就以弟子規中的入則孝來結束本課的學習吧!弟子規“入則孝”是學生主修的第一門課。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個是心,一個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當先。母親走大路承上散步分歧我妻子責任重大使命感兒子走小路啟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