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秋詞(其一)教案(鄭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秋詞(其一)教案古詩文本: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古詩翻譯:自古以來每逢秋天人們都嘆息它的冷清蕭條,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飛起, 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教學目標:1.掌握有關文學常識。2.感受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學習作者越挫越勇,高昂進取的精神。4.背誦全詩。5. 能夠運用音樂旋律將古詩詞情感進一步升華。教學重點:1. 詩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理解。2. 為古詩詞選擇合適的配樂并能體現古詩詞的意境。教學難點:1. 領悟蘊涵在詩詞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2. 懂得運用音樂旋律及簡單肢體語言與詩詞誦讀相融。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方法:創設情景啟發引導合作討論細致表達教學過程:一、整體感悟1. 通過音樂和圖片導入秋天的悲傷之感,創設一個悲秋的氣氛。2. 古代文人逢秋必悲,除了秋天肅殺的氛圍以外,還有其它原因嗎?3. 學生帶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講述七言絕句相關知識,學生找出韻腳2、 理解鑒賞1. 通過注釋,淺析詩歌大意。2. 詩的前兩句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品析“勝”字。3. 介紹詩人寫詩的背景,從而引出下文詩人是以怎樣的心情寫下的詩句4. 小組合作鑒賞品析“排”字。詩人表現“秋日勝春朝”為何不直接寫秋高氣爽,卻寫鶴沖云霄的景象?5. 結合“鶴、排、云”賞析詩句6. 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三、課堂升華1. 小組討論如何為古詩詞配樂?2. 教師示范演唱。3. 教師教導演唱。4. 分組嘗試將“語文與音樂相融”,誦讀古詩與表演唱同時進行。5. 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