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 6.5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進位、退位) 教案
第五課時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進位、退位) 教學內容教材5859頁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會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法(進位)和減法(退位)。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嘗試計算小數加減法的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增加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難點重點:掌握進位、退位的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難點:整數減一位小數。 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小黑板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 新課導入1、小黑板出示:豎式計算1.2+5.6= 9.5-0.4=獨立完成,指名訂正,并說一說列豎式的方法。(小數點對齊,從右邊算起)師:今天我們再接著探究小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板書:小數加減法(進位、退位)設計意圖:復習舊知引入新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為新授課做鋪墊。二、 探究新知課件出示情境圖1、買雞蛋和豆腐一共花了多少錢?、 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從兩人對話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師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寫出加法算式。板書:6.5+2.8=、 學生自主完成兔博士提出的問題(試用豎式算一算)、 做完后學生交流用豎式計算的過程,教師指名學生邊板書邊講解自己計算的過程。板書: 6 . 5+2 . 8 9 .3答:買雞蛋和豆腐一共花了9.3元。教師適時提問。(寫豎式時要注意什么?小數點右邊的5加8等于多少?13滿10怎么辦?)設計意圖:在上一節課中學生們已經掌握了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一年級時就已經掌握整數加法的進位。所以根據知識的遷移,這部分內容對學生并沒有難度,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2、買雞蛋比買豆腐多花多少錢?出示問題,學生列出算式,師板書:6.5-2.8=、學生獨立完成豎式,并同桌交流算法,師指名板書豎式:6 . 5- 2 . 83 . 7答:買雞蛋比買豆腐多花了3.7元。重點提示學生說一說小數點右邊的5減8不夠減怎么辦。、提問:小數加減法和以前學的整數加減法有什么聯系?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總結出,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一樣,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自主探究,讓學生經歷嘗試計算小數加減法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增加學好數學的信心。3、媽媽付給售貨員20元錢,應找回多少錢?、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算法,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指名板書,并說一說算法。20-9.3=10.7(元)2 0- 9 . 31 0. 7答:應找回10.7元錢。學生有不同的算法,只要計算的正確,教師就要給予肯定。如有學生說出下面算法,教師要加以表揚,如沒有,教師補充,重點關注連續退位,學生交流討論為什么20元可以寫成20.0元。2 0 . 0- 9 . 31 0 . 7設計意圖:整數減小數在本節中對于學生來說是難點,在安排上,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問題,然后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分散難點,這樣,比老師直接講解印象要深得多。為了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后面補充了把整數改為一位小數,化解難度。三、鞏固新知教材59頁練一練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重點關注學生的退位,進位計算是否正確。第2題,學生自己讀題,并解決問題,交流時,給學生充分的交流不同解答方法的機會。第3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達標反饋1、豎式計算2.1+4.9= 10-3.6= 3.2-1.7= 14.7+5.6=2、連一連9.5-2.5 7.2-5.1 3.7+5.2 4.3+1.61+1.1 11.9-3 5.8+0.1 6.1+1.33、一條繩子長10米,修籬笆用去5.9米,綁樹苗用去3.7米。一共用去多少米?還剩多少米?答案:1、7, 6.4,1.5,20.3。2、略。3、9.6米,0.4米。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掌握了哪些內容?你認為這節課對于你來說哪是難點?課后你應該怎樣做?設計意圖:回顧總結,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六、布置作業教材59頁練一練的4、5題。答案;4、1.9元,5.1元,28.7元.5、6.2,8.3,4.2,6.6,1.6,10. 板書設計小數加減法(進位、退位)6.5+2.8=9.3(元) 6.5-2.8=3.7(元)6 . 5 6 . 5 +2 . 8 - 2 . 8 9 .3 3 .7答:買雞蛋和豆腐一共花了9.3元。 答:買雞蛋比買豆腐多花了3.7元。20-9.3=10.7(元)2 0 2 0 . 0- 9 . 3 - 9 . 3 或 1 0. 7 1 0 . 7答:應找回10.7元錢。 教學資料包資料鏈接小數點的由來 在很久以前,還沒有出現小數點。人們寫小數的時候,如果是寫小數部分,就將小數部分降一格寫,略小于整數部分。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用一條豎線來隔開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17世紀,英國數學家耐普爾采用一個逗號“,”來作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分界點。17世紀后期,印度數學家研究小數時,首先使用小圓點“.”來隔開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直到這個時候,小數點才算真正誕生了。 神奇的小數點 小數點看起來個頭小,可它的作用卻大的很。它若是不高興隨意亂跑,數的大小可就發生變化了。小數點向右(左)移動一位、二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小數點與悲劇 1970年6月30日,前蘇聯著名宇航員費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在空間站工作了23天后,一個人駕駛著“聯盟一號”宇宙飛船返航。但是,當飛機返回大氣層后,無論怎么操作也打不開降落傘,結果在著陸基地附近墜毀,宇航英雄科馬洛夫遇難。“聯盟一號”所發生的事件就是因為在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 讓我們記住小數點所釀成的悲劇吧!我們在數學學習中,不能有半點的疏忽,不然就要釀成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