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 8.1認識幾分之一 教案
第一課時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內容:教材7981頁認識幾分之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經歷由生活經驗到認識簡單分數(shù)的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分數(shù)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了解分數(shù)的含義。教學難點:會用幾分之一表示圖形的一部分,理解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彩筆。學具準備:課件,若干張長方形紙 彩筆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今天,迷糊老師帶來三種水果要分給小豬豬、小菲菲、小呆呆三人吃,(課件出示)咱們先看看帶來的第一種水果是什么?(課件出示6個蘋果)迷糊老師分了幾次,他們三個都說分的不公平,誰能幫迷糊老師分一分?學生回答時,要強調說出分的過程和方法。(把6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2個,及每人分2個蘋果)2、課件出示第二種水果(3個梨)提問:誰來幫迷糊老師分第二種水果?應該怎樣分?每人分幾個?3、課件出示(一個西瓜)提問:可現(xiàn)在只有一個西瓜,我們應該怎樣幫迷糊老師來分呢?(把西瓜平均分成3塊,每人一塊)4、2個蘋果,1個梨都可以用一個數(shù)字來表示,一塊西瓜應該用哪個數(shù)來表示,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5、學生回顧剛才分水果時,用到了哪個詞(平均分)板書:平均分學生討論交流什么是平均分?(一樣多、同樣多)設計意圖: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動畫人物和已有的整數(shù)除法知識來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強化了對平均分的理解。明白當不能用整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時,還可以用到今天所學的知識分數(shù)。二、探究新知。1、分桃子多媒體課件出示情境圖觀察情境圖,讓學生把三幅圖用故事的形式講給大家。先觀察,再指名講,師指出生活中說得“一半”也可以說是二分之一,讓學生再列舉出一些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課件,結合具體情境,認識一半就是二分之一。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分數(shù)。2、分食品課件出示例1中的盤中食品和問題:把盤中的三種食品平均分給2人,每個人分到多少?學生讀題,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法?然后說給大家聽。(當有學生回答出每人分到這盤食品的二分之一時,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師引導學生得出:全部的二分之一就是2個桃子、1盒牛奶和二分之一塊月餅。設計意圖:學生在獨立思考,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分數(shù)的含義。對于每個人分得的結果,同學們還是很容易得出結論,只是每份中2個桃子、1盒牛奶和二分之一塊月餅正好是全部食品的二分之一,對于個別學生來說還是有些難度.需要老師一步步引導。提問:前面情境圖中兩個小朋友平均分幾個物體?這一次兩個人平均分的是幾個物體?根據回答明確平均分的這個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多個物體,所以我們敘述時一定要說清是誰的二分之一。提問:如果把盤中的食品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應分到多少?(讓學生充分感受平均分和分的份數(shù),對學生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舉出一些生活中用到分數(shù)的例子(當學生舉出正確例子后,教師一定帶領學生鼓掌表揚)。設計意圖:學生在獨立思考,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分數(shù)的含義。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得出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多個物體,為以后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通過舉例子,讓學生感受分數(shù)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新知識的興趣。3、做一做(1)讓學生拿自己準備好的一張長方形紙,把它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看誰做得又快又漂亮,同桌或前后桌可以互相展示。學生獨立操作。然后展示,說一說自己的做法。(表揚有個性化做法的學生,并展示給大家看)總結出:雖然大家的分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板書:(二分之一記作)重點介紹1/2的書寫。(通常先寫中間橫線,再寫下面數(shù)字,最后寫上面數(shù)字)(2)再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3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做完后交流做法后,然后討論為什么分法不同,卻都可以用三分之一來表示。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做法。然后在教師引導下,自己總結原因。教師板書三分之一的寫法和讀法。板書:(讀作三分之一)(3)把一張紙平均分成4份,并把其中的1份涂色,做完后交流做法和想法。(4)根據剛學的知識,再幫迷糊老師把西瓜重新分分?看每人分到多少?用分數(shù)表示出來。(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三份,每人得到一份,也就是每人得到西瓜的三分之一)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學習的快樂,在交流個性化做法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逐步清晰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三、鞏固新知。教材81頁試一試和議一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自己寫出分數(shù),獨立思考后交流自己的看法,提示學生結合平均分的操作活動加以說明,然后在教師引導下理解表示平均分得份數(shù),使學生逐步清晰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四、達標反饋。1、填空(1)八分之一寫作( )、六分之一寫作( ).(2)把一根1米長的木棒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它的(3)把一塊蛋糕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這塊蛋糕的( )。2、判斷(1)把一張紙分成4份,每份是這張紙的。 ( )(2) 一個蘋果,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份就越大。( )五、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能不能在生活中得到應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進一步讓學生把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運用得到生活中去。六、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平均分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二分之一 記作: 讀作:三分之一教學資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