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杞人憂天》教案(李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杞人憂天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疏通文意,讀懂故事。2.結合語境,分析人物。3.轉換視角,討論寓意。【教學重點】 疏通文意,讀懂故事。【教學難點】 分析人物,討論寓意。【教學時數】 一課時。【教學過程】1、 用“憂”字引課堂。二、抓“憂”字理情節。1. 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2. 按照“為何而憂憂成何狀誰來解憂何以解憂是否解憂”的順序,尋找對應原句,串譯課文。3. 教師小結:解釋重要文言現象,強調重點文言字詞用法和句式特點。三、 扣“憂”字析人物。4.分角色朗讀,體驗杞人憂狀,看作者如何看待他。明確:諷刺不必要的擔憂。5.轉換角度,聯系杞人表現,談我們如何評價他。明確:杞人是一個善于思考、敢于質疑、樂于放下的人,是一位具有強烈憂患意識的人。以后的眾多天災地難,證明了憂者該憂。他是一位具有遠見的人,是一位真正的智者。6.學生質疑,解析曉之者“是否解憂”? 明確:智者非智。7.教師小結:我們要深憂遠慮,敢于問“天”。四、讀“憂”字品寓意。8. 根據下面杞人憂天新篇提示,嘗試寄寓新的寓意。杞人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則信息,內容是他將要在宜昌東山開辟旅游度假村。消息一傳出,網友紛紛評點贊、吐糟。一時眾說紛紜、熱鬧非凡。看到這些,杞人開始坐臥不安、茶飯不思了,他一會兒擔憂降雨滑坡造成交通堵塞、一會兒又擔憂環境污染破壞景區風光。一籌莫展之際,他打電話把曉之者和一群朋友約來,對他們說出了他的憂慮,最后終于找到了解憂良策。如今,他的度假村已經門庭若市,游客爆滿。思考:杞人的憂慮對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展望我們的未來生活,你有什么值得憂慮的事情嗎?五、讀“憂”字樹學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古人覺得遙不可及的憂慮大可不必,是因為那時認識局限或發展緩慢。在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當今,防患未然的“深憂遠慮”確實必須。我們學習寓言,既要走進去追根求源,把握本意,又要走出來結合當今,獲得新知。六、延伸閱讀,推薦書目。1. 出自列子的其它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兩小兒辯日;2.伊索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