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杞人憂天》教案(馮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22課寓言四則中杞人憂天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疏通文意,讀懂故事。 2.結合語境,分析人物。 3.轉換視角,討論寓意。 【教學重點】 疏通文意,讀懂故事。 【教學難點】 分析人物,討論寓意。【教學策略】 一線串珠,層層推進。【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簡介列子。看圖猜故事 簡介列子二、抓住“憂”字,理清情節,讀懂杞人故事。 1、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2、按照“為何而憂憂成何狀誰來解憂何以解憂是否解憂”的順序,尋找對應原句,串譯課文。三、 緊扣“憂”字,分析人物,討論故事內涵。 1、你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好心人的解釋? 2、分角色朗讀,體驗杞人憂狀,看作者如何看待他。3、轉換角度,聯系杞人表現,談我們如何評價他。 4、教師小結:我們要深憂遠慮,敢于問“天”。 四、創讀“憂”字,研討問題,賦予新的寓意。 五、齊讀課文,小結“憂”字,強調學習態度。 六、課后作業1、整理課文譯文。2、延伸閱讀,推薦書目。 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兩小兒辯日; 【板書設計】 杞人憂天 列子 (本意)諷刺不必要的擔憂憂杞人 (新意)倡深憂遠慮,敢于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