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杞人憂天》教案(趙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杞人憂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情節性強,語言生動,所刻畫得主要形象鮮明突出。能夠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積極地思考與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學目標1、能準確、熟練朗讀課文,并能復述故事2、通過小組合作的環節,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體會、感悟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處事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能夠準確、熟練的朗讀課文,并能復述故事。難點: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學會準確地概括寓意以及自編、續編語言的方法。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說說你知道的寓言故事?例如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掩耳盜鈴 拔苗助長、刻舟求劍、葉公好龍 畫龍點睛、盲人摸象2、 初讀課文,掌握新知1、 走進列子列子名御寇,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道家學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學家。列子的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兒童辯日、愚公移山等。2、 借助工具書,獨立解決生字新詞3、 朗讀課文,學生展示出示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得順暢、讀出感情。3、 再讀課文,理清文意,理解大意1,小組合作,疏通文意2、 分析課文內容,了解大意杞人“憂”什么?“憂”到什么程度?明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程度:廢寢食者“曉之者”是怎樣解“憂”的?后來杞人的情緒發生了什么變化?明確:曉之者曰:“天,積氣耳,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變化: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寓意: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問題而憂慮。4、 拓展延伸出示銀河系九大行星照片,認識我們所生活的宇宙.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