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杞人憂天》教案(尤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杞人憂天教學目標:1.積累“亡、曉、若、中傷、只使、舍然”等文言詞語。2.分析寓言的內容,理解寓意。3.轉換視角,聯系實際理解課文寓意。1、 新課導入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個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的教訓和啟示好比是靈魂。”中國古代有很多寓言故事,大家看看這些寓言故事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的另一則寓言杞人憂天,看看它又講了什么故事,寄寓什么道理。 2、 檢查預習1.文學常識填空 杞人憂天是選自列子,相傳為 所作,他是 時期 國人,也是除老子和莊子之外 家的代表人物。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愚公移山、兩小兒辯日也是選自列子。 2.字詞注音星宿 躇步跐蹈 中傷 充塞 身亡所寄 舍然 3.節(jié)奏停頓 若屈伸呼吸 (停一處)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 (停三處) 三、經典誦讀自由誦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小組展示 四、疏通文意1、自主思考,借助注釋,掃清文言詞語障礙2、根據提供的線索提示,回答問題,串譯課文,然后復述故事。(擔憂什么?憂成何狀?-誰來解憂?怎么解憂?-解憂結果?)五、角色朗讀揣摩曉之者和杞人的心理后,分角色朗誦。( 杞人: 滿腹憂愁 解憂人:苦口婆心 )六、明理思辨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不要毫無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七、拓展延伸從今天的天空變化趨勢來看,我們要不要“憂天”?(防患未然的“深憂遠慮”確實必須) 八、布置作業(yè)杞人和曉者看到現代社會“戰(zhàn)火紛起、境惡化、人口急增、旱澇災害、火災頻發(fā)、交通事故、過度抽取自來水,造成地面塌陷”等現象,深感責任重大,憂郁之心漸長。當他們又一次相遇時,他們卻共同訴起了各自的憂愁。請你展開你的想象,以杞人憂天后傳為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九、板書設計杞人憂天 諷刺不必要的擔憂憂杞人提倡深憂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