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杞人憂天》教案(朱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杞人憂天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方案課題名稱:杞人憂天學科年級:七年級(下)教材版本:人教版2017部編一、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換另一種眼光看世界。二、教材地位作用想象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讓學生借想象的翅膀超越自身局限,體驗更廣大的世界。三、學情調查分析“杞人憂天”是一則寓言,因此,在構思本文的過程中,一是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二是通過誦讀讓學生了解文言文,感悟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4、 教學目標確定1、1、了解文學常識:寓言的概念及列子的基本情況。2、2、讀對、讀順、讀好課文,在此基礎上,把握文章大意。3、3、品味寓言寓意,科學評價曉者關于日、月、星辰的言論。4、4、嘗試運用“杞人憂天”與現實生活發生聯系,培養學生心胸寬闊、樹立遠大志向的意識。五、教學流程設計按照“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學習、整體感悟-合作學習、質疑探究-聯系實際、暢所欲言四個過程安排課文。六、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知道那些寓言故事?請你舉出一則寓言故事?從中得出的寓意是什么?大家還記得寓言的概念嗎?二、了解相關文學常識(一)回顧寓言的概念寓言,是一種含有勸喻或諷刺意味的文學體裁。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寓意)寄托于簡單的故事當中,借小喻大,借此喻彼,富于智慧哲理。如刻舟求劍、亡羊補牢、狐貍和葡萄、農夫和蛇等都是寓言。(二)了解列子的基本情況列子又名沖虛經,相傳戰國鄭國人列御寇著。列子的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兩小兒辯日、杞人憂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價值的文學遺產。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道家的思想主張是“清靜無為,順其自然”。三、自主學習,整體感悟要求:分三步循序漸進,熟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一)看誰讀得對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劃線字字音.點學生讀,師生點評。杞、崩墜、寢食、星宿、耶、充塞、中傷、躇步跐蹈、舍然(二)看誰讀得順、看誰讀得好要求:在以上環節基礎上,把握文章的基調,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人物的性格和語氣,師生點評。教師方法指導:1、杞人的語氣應該是憂愁滿腹。2、勸說者語氣應該是耐心細致。三、合作學習,質疑探究(一)小組合作譯看誰譯得準要求:小組成員合作討論,疏通文意,注意一些列出的字詞、句子。然后小組派代表,按照下列五幅圖片內容,對相應句子進行講解,師生共同點評。1、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廢寢食者。注意的字詞:憂、廢寢食2、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注意的字詞句:因、曉 、奈何3、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弊⒁獾淖衷~:只使、中傷 4、其人曰:“奈地壞何?”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注意的字詞句:奈何、四虛、躇步跐蹈奈地壞何? 5、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注意的字詞:舍然 (二)質疑探究品看誰理解透提出思考:“杞人憂天”蘊含著什么寓意?明確:“杞人憂天”的寓意:“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币龥]有根據或不必要的擔心。諷刺了那些患得患失、胸無大志的人。(三)聯系實際說看誰說得棒1、自由討論: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杞人這樣的人?2、提出思考討論:你認為曉者的言論解釋是否科學?明確:寓言中那位曉者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贊的。四、鞏固練習,檢測評價(一)鞏固落實練看誰學得好1、給下列加橫線字注音:杞、崩墜、寢食、星宿、耶、充塞、中傷、躇步跐蹈、舍然2、搶答出下列詞語的意思:崩墜、寄、廢寢食、因、曉、屈伸、行止、中傷、躇步跐蹈、舍然3、口頭翻譯下列句子。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奈何憂崩墜乎?奈地壞何?4、解釋一詞多義之 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積氣中之有光耀者 奈何奈地壞何?/奈何憂其壞?其 其人/奈何憂其壞? 5、古今異義中傷六、課堂小結(一)學生總結本文的內容及寓意。明確:杞人擔心天墜地崩,身無所寄,而寢食不安。這是庸人自擾,毫無根據地瞎擔心,辛辣地諷刺了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二)學生討論:人們常用“杞人憂天”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也有人認為其中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你同意哪一種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