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和獅子》教案(王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設計內容授課題目:蚊子和獅子第1課時授課人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寓言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和特點。技能目標:嘗試多角度思考寓言的寓意。素養目標:了解寓言的寫作特點。教學策略強化識記策略:通過對描寫方法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特點。技能訓練策略: 通過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性思維。培育素養策略:通過體悟和修改寓言及中西方寓言特點提煉,把握寓言的文體特點。問題設計1. 蚊子兩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別是什么?2. 蚊子是正面形象還是反面形象? 3. 你從這則寓言中讀出了哪些道理? 教學流程一、導入寓言故事對同學們來說并不陌生,這種極其古老的文學形式幾乎陪伴著每一個人的童年,為什么它有著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在產生的兩千多年光陰里歷久彌新,今天,我們師生共同走進神奇的寓言世界。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預習作業一:查閱關于伊索寓言的資料。預習作業二:查閱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師生朗讀課文。三、分析內容,概括寓意。1.課文第一自然段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呢?挑戰戰勝落網2.蚊子形象分析(1)文中的細節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哪些詞語生動形象地刻畫了蚊子的形象?吹、沖、咬刻畫出了蚊子胸有成竹、充滿自信、一往無前的戰斗姿態。吹、唱、嘆息寫出了蚊子成功后的驕傲自得,落到蜘蛛網后的懊悔不已。(2)有沒有發現文中寫了兩次吹喇叭,原因有什么不同?戰斗前:因為分析敵我條件后,充滿勝利的信心。戰斗后:是得意忘形,吹噓自己的勝利。(3)細節描寫生動細致地刻畫出鮮活生動的蚊子形象,你覺得蚊子是正面形象還是反面形象呢?正面:揚長避短、自信、勇敢;反面:驕傲自滿、疏忽大意。3.獅子形象分析(1)我們分析了蚊子的形象,那如何看待獅子呢?暴躁,缺少智慧。(2)從不屑一顧到惱羞成怒,獅子是不是大人物,夠不夠強大呢?大人物也會失敗,也有弱點。4.你認為蚊子是被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嗎?在勝利面前驕傲自滿,得意忘形,正是蚊子遭受災難的原因,可憐的蚊子是被自己打敗了。5.你從蚊子和獅子身上得到了哪些啟發呢?(1)智者勝,驕者敗。(2)知己知彼,百戰不殆.(3)得意忘形之后,很有可能是失敗。(4)面對他人的挑戰,保持冷靜和理智。(5)尺有所長,寸有所短.(6)強者有“軟肋”,弱者亦有“殺手锏”。(7)偶然的勝利后,并非必然的成功。(8)成功與失敗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9)無論是看待一個人優點和缺點,還是成功與失敗,學會用哲學眼光去看問題。6.同學們,你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寓言中蚊子或獅子的經歷?小結:寓言引發我們對生活現象的思考,啟示我們更有智慧地生活,在生活中,啟發我們要有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二、寓言特點1.我國古代寓言,同學們知道哪些呢?刻舟求劍、揠苗助長、掩耳盜鈴、井底之蛙、愚公移山等。2.我們一起來看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找同學讀一下。3.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不要有不勞而獲的妄想。4.我們結合今天學習的蚊子和獅子還有守株待兔,看一看寓言寫作有什么特點?找學生回答,之后展示樹形思維導圖。小結:寓言中的人物個性鮮明、被賦予擬人化的對話、動作、思想和情感,并對人物特點進行極度的夸張。寓言中的情節設置在波瀾起伏中形成戲劇化效果,但情節的設置又符合規律,通過比喻性的故事揭示道理。寓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具有諷刺意味和思想啟示。三、修改寓言1.我們對寓言的寫作特點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就可以通過它來說明道理。比如有一位同學想要參加一次競選,卻沒有自信,這個時候,他的朋友寫了一個故事送給他。找一位同學讀一下。2.為了讓這篇文章更符合寓言的特點,我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修改。3.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你們小組修改的作品呢?(實物展臺)4.哪位同學愿意點評他們的修改呢? 結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認識到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也希望同學們在閱讀、寫作和生活中繼續體會寓言的魅力與神奇,描寫更加生動形象,創作出更多的寓言。 四.板書設計吹 沖 咬 揚長避短勝蚊子和獅子 蚊子伊索寓言 吹 唱 嘆息 驕傲自滿敗設 計 意 圖增加寓言的親和力,引起學生對寓言這一古老文體的興趣。通過資料查閱和調動學生之前的閱讀積累,進一步走進伊索寓言。通過層次梳理,體會寓言情節設置的波瀾起伏。圍繞“吹”“唱”“沖”等生動形象的詞語賞析人物形象。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蚊子的神態、動作和語氣。引導學生辯證看待蚊子這一形象。引導學生關注容易被忽略的獅子的形象,為辯證思考問題做鋪墊。引導學生思考蚊子失敗的深層原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引導學生思考寓言為什么要寄托在一個故事中講道理。引導學生將伊索寓言和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寓言進行勾連,進一步體會寓言的文體特點。借助修改寓言,體會寓言的特點人物、情節及寓意,以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引發學生對寓言閱讀和創作的興趣,和在生活中體會和學習寓言的意識。點評:這份教學設計重難點清晰,能夠從品詞入手,思考生動語言背后的蚊子形象,再由蚊子的語言思考獅子的形象,進而挖掘寓言的寓意,思路清晰,循序漸進,在不斷追問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寓言形象特點。品析后提出辯證思考問題,從而達及情態價值觀的目標,讀思結合、品與趣結合,讓學生在深度思考的過程中理解寓意特點。最后落到寓言創作,并對學生創作進行改寫,讓學生學會用生動語言描寫寓言的人物形象,從而使寓意更深刻,是對學生思維培養、核心素養形成的有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