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和獅子》教案(蔣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2朗讀課文,分析寓言故事,體會寓意;3分析故事情節,嘗試編寫寓言。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理解寓言,體會寓意2嘗試編寫寓言 三、教學過程(一)、檢查預習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較量( ): 喇叭( ): 凱歌( ): 粘住( ): 嘆息( ): 消滅( ): 2.填空。(1)蚊子和獅子選自________,作者相傳是公元前六世紀的希臘寓言作家________。(2)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通常用擬人化的_ ___ 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種深刻的道理。(二)、作者簡介伊索為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現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后人匯集,統歸在伊索名下,其語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三)、朗讀寓言,分析情節1朗讀課文,概括情節蚊子打敗獅子蚊子被蜘蛛吃掉。2精讀課文,完成問題。(小組合作)(1)作者用了哪些動詞來表現蚊子與獅子戰斗的情景?“不料”一詞寫出了什么?表達了什么?(2)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那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劇說明了什么?(3)一個取得如此大勝利的蚊子卻被蜘蛛吃掉,由此我們又可以得到什么啟發? 3.速讀課文,歸納主題蚊子和獅子通過蚊子戰勝強大的獅子卻最終又被蜘蛛吃掉 的故事,諷刺了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四)、拓展延伸(1)當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面對得意洋洋、忘乎所以的蚊子,蜘蛛可能會說:“-”)(2)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聽到蚊子臨死前的嘆息,蜘蛛可能又會說:“-”)(五)、布置作業自編寓言故事,注意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參考題目:嘴和眼的對話告訴人們不要自以為是樹和斧子不能幫助對自己造成威脅的對象,那怕是一個小小的幫助板書設計: 蚊子戰勝了獅子:勝利者蚊子和獅子 驕兵必敗蚊子被蜘蛛吃掉:失敗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