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和獅子》教案(孫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跟著伊索學寓言寓言四則之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教學設想:在伊索寓言整本書閱讀的視域下學習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從而對伊索寓言有整體、全面的認識。精讀教材中的兩則寓言,深入體會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的特點。教學目標:1.體會寓言的文體特點篇幅短小,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2.能“讀懂”寓言,準確把握寓言的寓意;練習“創作”,通過“改寫”“自編”活動,深入體會寓言特點。3.培養聯想與想象能力。預習要求:課下伊索寓言閱讀要求:1.讀完整本書。練習速讀,400字分鐘。2.讀完后思考寓言的特點。3.對出現比較多的幾個形象進行分析。(如狐貍、獅子、羊、驢等。出現幾次?特點是什么?)4.哪幾個故事你比較喜歡?哪幾個道理你感觸深?5.讀完本書你有什么疑問嗎?課文預習要求:1.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想象情景,力求讀出故事性。2.思考課后第一題與第五題。3.自己嘗試寫一則寓言。課堂教學過程:一、在伊索寓言整本書閱讀的基礎上談對“寓言”的認識,明確本課學習目標。師:同學們,第22課是寓言四則,其中前兩篇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都出自哪本書?(伊索寓言)那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就是跟著伊索學寓言。讀了這么多的寓言,誰來說說怎樣的文章就是寓言呢?(學生談認識)看課文預習部分的第二段:寓言一般比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明確寓言特點及本課學習目標(見板書):想象 理解故事道理人、動物、其他 創作二、完成學習目標活動一:這個故事講了什么道理1. 學生依次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適時解釋生字音、意(庇護袒護、保護;那n在口語中,如果后面跟的是數量詞,它就讀ni或n。粘),初步談寓意:諷刺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2. 深入理解寓意。用“諷刺了 的人”句式進一步理解赫爾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該問題獨立思考。可填詞語有自視甚高、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等。將蚊子和獅子的寓意明確化,搞清事件背后的原因,思考為什么“打敗了大人物”,又為什么“卻被小人物打敗”。該問題思考后小組合作完成。參考意見:知己知彼,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勇敢;得意忘形,忘記己短,不再謹慎,自取滅亡。3. 給伊索寓言中母獅與狐貍補寫寓意。狐貍取笑母獅無能,說她每胎僅能生一子。母獅回答說,“可我生下的畢竟是一頭獅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 參考:貴重的價值在于質,而不在量。活動二:為什么這個故事這樣講1. 賞析赫爾墨斯和雕像者的人物、情節。(1) 提到幾個神話人物?(宙斯、赫拉、赫爾墨斯)主人公的神界地位?(補充希臘神話的人物,如雅典娜、阿波羅、波塞冬等)赫爾墨斯是非常普通的一個神。(2) PPT出示故事情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劃線句子為什么這樣說,與“道理”有什么關系,體會敘事藝術。(為什么不是“是不是受到尊重”,為什么先問“宙斯”,為什么“笑著”,為什么有心理描寫。)2.賞析德國寓言家萊森的一則寓言:驢對伊索說:“如果你再用我寫寓言,就讓我說一些聰明的、有意義的話吧。”“你說這些有意義的話!”伊索說,“這適合嗎?人們豈不要說你是道德家,而我是驢子嗎?”告訴我們,寫寓言必須顧及人或物的特性。賞析蚊子與獅子中兩次“吹喇叭”。活動三:這個道理可以用這個故事講1.自己創作一則寓言(二選一)。(1)用“蚊子和獅子”做主人公講一個故事,寓意是:不要隨便小看任何人,時運變化無常,有時候強者也需要弱者的幫助。(2)自創2.學生展示、師生點評。3、 課堂總結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著伊索學習寓言,領悟到了寓言表達的人生智慧,也學習了用寓言智慧地表達。其實我們中國古代也盛產寓言,下節課我們就跟隨另外兩則寓言,走進呂氏春秋列子,去欣賞我們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