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和獅子》教案(韓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寓言以小見大、含意深刻的特點。2、理解寓言寓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3、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過程與方法:有效地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寓言所蘊含的深刻寓意,從中獲得一些人生啟示。教學重點難點: 深入理解寓言寓意,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寓意。教學方法:講授、朗讀、探究、歸納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引導學生講述龜兔賽跑的故事,并且說出這則寓言的寓意,引入伊索寓言的學習。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寓言故事蚊子和獅子。2、 展示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的任務和實現的預期教學目標。3、 相關知識簡介1、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或其他事物。形式短小精悍,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給人以啟發教育。2、伊索和伊索寓言: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4、 朗讀課文,感知內容1、 聽錄音范讀課文。2、 學生齊讀課文一遍。研讀課文,探究問題:1、這則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寫了哪些情節?明確:第一節:蚊子揚長避短戰勝了獅子。第二節:因驕傲自滿被蜘蛛網粘住。2、用一句話概括課文的內容。明確:蚊子戰勝獅子后驕傲自滿敗給蜘蛛。3、 蚊子為什么能打敗獅子?(哪些詞語最能體現蚊子戰勝獅子的原因?)明確:沖、咬(揚長避短)4、蚊子為什么會敗給蜘蛛?(哪些詞語最能體現蚊子被蜘蛛網粘住的原因?)明確:吹、唱(驕傲自滿)總結歸納:蚊子陶醉于勝利的驕傲之中,自以為無敵于天下,得意忘形,喪失了警惕性。5、揭示寓意取得一點兒成績決不能驕傲自滿,否則會慘遭失敗。(驕兵必敗)五、寫作特色:文章運用了什么手法?通過什么描寫方法來塑造形象?明確:擬人(手法) 描寫方法-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六、拓展延伸1、續編寓言故事: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 請同學們以“撞網后的蚊子”為內容,展開想象,給這則寓言寫一個續篇,試著將“大道理”融入到你續編的小故事當中去。2、學生講述寓言故事,并且談一談啟示:(1)、矛與盾寓意-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告訴人們說話做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務求實事求是,不要連自己都說服不了。(2) 、守株待兔寓意-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僥幸希望得到意外收獲。告訴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七、課堂小結結合本文的學習,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人生啟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謙受益,滿招損。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上有人。有一點兒成就(長處),絕不能驕傲,否則會慘遭失敗。八、布置作業自編寓言故事。情節要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種生活道理。(任選其中一個寫作練習)1、嘴和眼睛的對話2、樹和斧子。3、貓和老鼠。課后反思:這節課上完了,回顧教學的情景,認真做了課后反思,主要談談教學的不足及有待改進的措施:1、在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一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朗讀的問題。當學生找出了有關的句子,用怎樣的方式使學生的朗讀質量得以提高?怎樣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如何實現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目標?如何評價朗讀的結果?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很粗淺,做的不到位,有待思考,進一步探索。二是課文中難點的處理問題。本節課我確定的教學難點是深入理解寓言寓意,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寓意。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但在教學中處理的浮淺,不夠深入,導致學生理解不夠深入。三是學生情感的激發問題。寓言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情感,受到人生感悟,但這節課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好,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探討發言,表達交流,發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只是草草收場,目標完成不到位,有待于今后改進。2、上完一節課,靜心沉思,摸索出其中的某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啟發是否得當;思維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改進教法。我相信只要這樣做,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大有改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