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和獅子》教案(吳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二壩初中語文教案課題:蚊子和獅子【教學目標】1、 分析故事情節,進一步了解寓言的相關知識。2、揣摩人物心理,轉換成語言表達。3、用傳神的語言,動作刻畫人物形象。4、學習改成,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教學重點】1、 分析故事情節。2、 多角度概括寓意。【教學突破口】怎樣理解蚊子打敗強大的獅子,卻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錄音機【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過許多種動物的鳴叫聲,你們能把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種動物的聲音摹仿給大家聽聽嗎?1、找幾位同學上臺摹仿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種動物的聲音。(教師作積極的評價。)2、教師用錄音機播放兩種動物的鳴叫聲(蚊子和獅子的鳴叫聲),看誰最早聽出來?教師評價講述:同學們聽得很認真,想象力也很豐富。錄音機里的第一種動物我們很討厭它,它們專門傳播疾病!今天我們就來上一則與它有關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獅子”。(教師板書標題,同時教師投影出蚊子和獅子的動畫圖。)二、初讀課文,理解寓言情節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學生寫出文章的四個情節。學生講述后,屏幕顯示:蚊子向獅子挑戰蚊子與獅子戰斗蚊子勝利后的悲劇蚊子臨死前的嘆息三、再讀課文,品味句子的情味1、請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2、請學生站起來說出喜歡的句子,為大家有感情的朗讀后,解釋為什么喜歡這句話。3、指導朗讀(1)方法引路:抓住蚊子的語言、動作的描寫。挑戰時:蚊子信心十足地認為自己比獅子強。注意突出驕傲的情緒。戰勝時:蚊子更加驕傲。表現出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的樣子。粘住時:蚊子無可奈何,后悔莫及。(2) 教師范讀。(3) 分角色朗讀。把全班分成四人小組,兩個人分角色朗讀,兩個人根據故事情節并配合朗讀的同學進行表演。表演者要求表演出蚊子的心理表情。四、三讀課文,讀出其中的意味。1、圈點品味文中的兩“吹”,一“嘆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點及故事寓意。2、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概括蚊子形象。蚊子是一個 的動物。3、對于“嘆息”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說蚊子追悔莫及,覺得自己犯了低級錯誤。第二種是說蚊子執迷不悟,覺得自己不該如此命運。你怎么看?請找出依據。4、同學們靜思問題后回答:蚊子為何敢于向龐大的獅子挑戰?蚊子能戰勝獅子的原因是什么?蚊子戰勝獅子而敗在蜘蛛手下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寓意是什么?5、質疑教材故事講的是蚊子和獅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結束了,為什么課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節“無關”的內容?簡單介紹寓言的結構特點: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講述一個故事,第二段則說明其中蘊含的道理。前面為記敘,后面是議論。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這種結構。五、總結延伸,回味朗讀。1、改動寓意情節后,讓學生探討出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蚊子和獅子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寓意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上面蚊子和獅子的情節改變后,寓意變為“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弱小者也能戰勝強者”。作者是根據現實生活想象創造的,閱讀寓意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造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象。)2、作業:(1)寫一段有中心的話,其中用上“較量”、“凱旋”、“嘆息”這三個詞。(2)假設在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蚊子幸運地逃生了。這之后,蚊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歷呢?請發揮想象續寫這個寓言故事。【板書設計】 蚊子和獅子蚊子向獅子挑戰 語言、動作描寫蚊子與獅子戰斗 蚊子是一個 的動物。蚊子勝利后的悲劇 寓意:蚊子臨死前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