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吳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赫耳墨斯與雕像者 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赫耳墨斯與雕像者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又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第六單元中的一個寓言學習的文本。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想象極為豐富的學習文本,除寓言外,還有童話、神話等。因此,結合單元的學習要求,本課的教學應關注到對寓言文體的了解(寓言的概念、特點等);對寓意準確而豐富多元的把握;還要對寓意的傳達方式(如諷刺)及效果有初步的理解。本課屬于寓言故事體裁,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為人道理,學習這一課不僅有利于同學們直觀地把握寓言這種文學體裁,而且從中可以得到有益的人生教益。二、 教學目標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識。2重點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仔細品味,理解寓意。3學習不同的描寫手法,體會其中的妙處。4發揮聯想和想象,訓練構思能力。三、 教學重點、難點1、把握寓言故事情節,體味蘊含在寓言中的寓。2、多角度提煉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3、展開聯想和想象,續寫寓言,領悟生活哲理。四、 教學方法讀思議結合,啟發誘導。五、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同學們請看,屏幕上有四個故事,你能說出這些故事的名字嗎?這些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么,你能把這些故事和蘊含其中的道理正確連線嗎?這些故事同屬于一種文學體裁,你知道是什么嗎?請簡要概括一下寓言的特點。【媒體運用】運用聚光燈依次展示四個故事,學生運用智能筆將故事和寓意進行連線。【設計意圖】利用之前讀過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通過對寓言特點的歸納讓學生對寓言這種文學體裁有了更深的了解。(二)預習檢測1、生詞識讀。2、從伊索寓言、宙斯、赫拉、赫耳墨斯中任選其一,把你對其的了解分享給大家。【媒體運用】學生運用白版給生字注音,并將課前搜集的資料分享給同學們。【設計意圖】通過對赫耳墨斯等人的介紹,便于下面對赫耳墨斯性格的分析。(三)內容感知三棱鏡:三個角度說清一個故事1、旁觀者清:從文本的角度講故事。(講出故事的條理性)2、入戲者惑:從赫耳墨斯的角度講故事。(講出故事的曲折性)3、當事者迷:從雕像者的角度講故事。(講出故事的諷刺性)【媒體運用】展示復述要求,讓學生明確復述故事的角度及情感傾向。【設計意圖】從三個角度講故事,簡單樸實的設計里蘊含著學習語文的玄機。語文學習需要讀書、概括、講解,這個過程實際就是應用語言文字的過程。學生調動思維、驅遣語言,進行復述,從而把握寓言故事性的特點。(四)品析人物兩相問:兩次追問認清一個形象一問:赫耳墨斯是神還是人?學生活動:找出文章描寫“神”的句子。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二問:赫耳墨斯真的只是神嗎?學生活動:分小組品味赫耳墨斯的“言、色、心。”察其言(三問):語言描寫表現__________.觀其色(一笑):神態描寫表現__________.讀其心(二想):心理描寫表現__________.【媒體運用】學生在白版上寫下給赫耳墨斯的評價詞語,增強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設計意圖】本次設計兩次追問,是解決寓言形象性的特點。寓言很少寫人,大都用動物和神充當主要形象。從神到人層遞性地分析赫耳墨斯,讓平面之人逐漸立體化。(五)感悟道理。一言鼎:一次深掘明白一個道理學生觀察圖片,誰大誰小?(錯覺圖片告訴我們,人們對物體形狀大小的判斷有時會出現偏差;同樣,人們對事物和自我的認知也容易陷入誤區。因此,找準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人首先要認清的是自己)【媒體運用】利用白版可將圖形任意移動的特點,將其中一個橙色圓形移動,與另一個進行比對,學生可直觀看到兩個圖形的大小比較。【設計意圖】從文本到圖片,從課內跳到課外,從個體形象到群體眾生相,從寓言的故事性、形象性到哲理性,在打開一扇門呈現一片風景的課程推進中,鋪展寓言辯證之妙和人性求索之美。(四)拓展延伸赫爾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什么?或者還會做些什么?發揮你的想象力,續寫文章。(提示:可以從赫耳墨斯知道反省或是變本加厲兩個方向去續寫. )【媒體運用】展示續寫要求,并對續寫方向加以提示。【設計意圖】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創作實踐中盡情展現他們的想象力,獲得成就感。(五)教師寄語在本節課的最后,老師有句話送給同學們:“愿你溫暖純良,不驕不妄。 愿你心似蓮花,不舍謙卑。 ”愿我們共勉!六、板書設計講故事品人物悟道理七、教學反思:本課的教學,以直觀的圖片故事做切入點,簡潔高效的讓同學們把握較為豐富的文學知識,同時有一定的訓練機會,并且在課堂之中得到應有的為人熏陶,得以良好的人生教益。這節課上我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次數雖然不少,但是提問學生的范圍卻不大,沒有關注到大多數同學。有少數問題的指向性并不明確,所以造成了有些問題提出后學生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去回答。怎樣的問題才會使小組合作研究這種學習方式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功效?怎樣的問題設置才是有效的?當提出的問題不能清晰的引導學生的思路進行思考,又該怎么辦?這些都是我該思考和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