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錢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赫爾墨斯與雕像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分析寓言故事情節,體味蘊含在寓言中的寓意;過程與方法:通過多角度復述故事的方式,多角度理解寓意;通過對多種描寫形 式的分析,感受赫耳墨斯的形象;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展開聯想和想象,續寫寓言,領悟生活道理。【教學重點】分析故事情節,多角度概括寓意?!窘虒W難點】展開聯系和想象,續寫寓言,領悟生活道理?!緦W情分析】初一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加之寓言有趣,所以在設計上一定要盡量新穎,并結合學生特點借此培養其聯想、想象能力,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理解寓言這一體裁特點?!緦W習方法】朗讀法、復述法、小組合作討論、聯想、想象續寫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有一雙鞋,叫做赫耳墨斯之靴。因為赫耳墨斯身手敏捷,快到可以如思想般來去無痕,所以他負責替神傳遞消息。有一個徽章,是赫耳墨斯手杖,它掌管著商業和交通。神與人,總在上演著一場場引人深思的劇目。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天上人間,去伊索寓言的世界里探訪深意。二、感知寓言,三個角度說清一個故事:1、旁觀者清:一讀文章,從文本的角度講故事。(講出故事的條理性)2、入戲者惑:再讀文章,從赫耳墨斯的角度講故事。(講出故事的曲折性)3、當事者迷:三讀文章,從雕像者的角度講故事。(講出故事的諷刺性)【教師總結】真相只有一個,但尋找真相的路徑各不相同,不同的路上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設計意圖:從三個角度講故事,簡單樸實的設計里蘊含著學習語文的玄機。語文學習需要讀書、概括、講解,這個過程實際就是應用語言文字的過程。學生調動思維、組織語言,進行復述,從而把握寓言故事性的特點?!咳?、品讀細節,兩次追問認清一個形象一問:赫耳墨斯是神還是人? 學生活動:找出文章描寫“神”的句子?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女生讀,“化”字要讀的輕靈、神奇)神通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男生讀,讀出庇護的氣勢)偉大 二問:赫耳墨斯真的只是神嗎? 學生活動:細讀文章,分小組品味赫耳墨斯的“言、色、行、心”,并討論文字背后赫耳墨斯的形象?!窘處熆偨Y】觀察的只是表象,洞察的才是真理。從樹梢上看人,看到的是一幕幕人間鬧劇;從樹根底下看人,才看到人性本我。【設計意圖:本次設計兩次追問,是解決寓言形象性的特點。寓言很少寫人,大都用動物和神充當主要形象。從神到人層遞性地分析赫耳墨斯,讓平面之人逐漸立體化。為不著痕跡解決語文工具性的問題,巧妙設置從漢字的起源角度解讀“庇護神”的“庇”,激發學生對中國漢字的熱愛,從而體現語文課的第一要義是學習語言?!克?、多角度思考,一次深掘明白一個道理1、解讀文本中“多大”一詞?2、學生觀察圖片,誰大誰???(艾賓浩斯錯覺圖片告訴我們,人們對物體形狀大小的判斷有時會出現偏差;同樣,人們對事物和自我的認知也容易陷入誤區。) 3、圖解主角性格。(赫爾墨斯虛榮心膨脹,藐視眾神,心中的自我大于一切。)4、深掘人性。(找準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人首先要認清的是自己)【教師總結】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認清自己需要直面的勇氣,認清別人更需要接納的智慧?!驹O計意圖:從文本到圖片,從個體形象到群體眾生相,從寓言的故事性、形象性到哲理性,在打開一扇門呈現一片風景的課程推進中,鋪展寓言辯證之妙和人性求索之美。】五、續寫寓言,創意寫作培養一種能力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什么?或者還會做些什么?發揮你的聯想、想象能力,續寫文章。(提示:情節要合理具體,通過細節、用詞等凸顯諷刺效果,情節與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種生活道理,對人們有警示、勸喻的力量。)【設計意圖:從分析到拓展,從課內跳到課外,從單純學習到動手實踐,既培養了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又能進一步體會寓言這種體裁和領略生活中的道理?!俊窘處熆偨Y】這節課,我們從三個角度講了故事,發現走在故事外,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我們通過兩次追問,走進了人物里,又發現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后來,我們終于撥開迷霧認清了真相,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就是寓言的神奇魔法。它具有簡明的故事性、豐富的形象性和深刻的哲理性,還原生活,還原人性的本色,這就是寓言最大的魅力。最后,我們通過續寫寓言結尾的方式,親自嘗試發揚了它的魅力。【板書設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問自己像二問赫拉像 添頭 白送一問宙斯像 啊?! 【教后反思】本節課在設計上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環環緊扣,逐層深入:分為復述故事 -分析形象-發掘寓意-創意續寫四個環節。在文本解讀上強調多元化。寓言旨在明理,言簡意賅,被稱為“穿著外衣的真理”,而語文教學重在解讀故事文本,不是簡單的接受道理。本課首先從三個角度復述故事,文本的角度不稀奇,屬于還原性復述,沒什么難度,但后兩個角度卻屬于再造性復述,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的了解到人物心理、性格,為多角度理解寓意作了很好的鋪墊。其次,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從“庇”字入手,通過讓學生觀察“庇”字的演化過程,讓學生深切明白了赫耳墨斯的職責所在,那他的人性弱點也就好理解了,也體現了從字詞入手解讀文本的做法。第三環節發掘寓意時,艾賓浩斯錯覺圖片的運用,為學生多角度理解寓意起到了好的提示作用,而在形式上又不重復文本,讓學生可以不厭倦。但是,最終還是有讓人不滿意、不足的地方:就是整節課的時間安排上不夠緊湊,有點前松后緊,尤其在小組合作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沒有給明確的時間規定,讓學生沒有緊迫感,結果是用時不少,但效果還不太好,好多預設的內容學生還沒有分析出來;更遺憾的是,最后創意續寫環節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去展示,使得很多學生的作品被埋沒了,也讓這節課的一個亮點沒亮出來。對此,我覺得以后應該分工再明確一些,并有具體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限制,也對自己進行提醒,以便提高小組合作效率。特別申明:本課教學設計中有一部分借用了王從從老師公開課的設計方案,特此申明。申明人:孔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