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衛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寓言四則教學目標:1、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的有關文學常識。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教學重點:1、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過誦讀、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義2、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 介紹伊索寓言1、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青蛙的肚皮、驢與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貪婪的狗、愚蠢的烏鴉等都是出自這部古希臘寓言中的故事。寓言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二、師生共同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學生自由誦讀,思考這則寓言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色明確: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2研讀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節發展和人物形象。(1)梳理、歸結故事的情節。用簡練的話語故事。明確: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價值。敘述赫耳墨斯與雕像者的對話。3品味關鍵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1)指名朗讀,圈點勾畫出寓言的關鍵詞語,一“笑”、兩“想”、三“問”。(2)組織討論: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笑”說明了什么?“后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心理表明了什么?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明確:赫耳墨斯所關心的不是怎樣造福人類,而是自己的身價和榮譽,“想知道”是掩飾之辭,實際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個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神。一個“笑”字,描寫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顯得真切。赫耳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個銀元,他驕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躍然紙上。這段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動,他心想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他竟然認為自己的身價能超過父親作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話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為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勢利的,阿諛奉承的,他這樣猜度別人,足見其心靈的卑劣。(3)朗讀,說說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樣的一個形象。明確: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等。、(4)概括語意,結合實際生活,談談對寓意的理解。明確: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三、指導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1自由誦讀,理解寓言大意。提示:這則寓言的結構安排和前一則相同,也是分敘講述故事,結敘點明寓意。2集體誦讀,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節。明確:本文構思精巧,短短篇幅中,先寫蚊子所獲得的勝利及其原因,后寫蚊子所遭遇的悲劇及其原因。3齊讀課文,圈點品析文中的兩“吹”一“嘆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點及其故事的寓意。討論:(1)蚊子敢于向獅子挑戰,而且能夠取勝,這說明了什么?明確:蚊子的“挑戰宣言”貌似狂言。實際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抑制了獅子的優勢。它的膽量、信心,是建立在敵我雙方力量進行冷靜分析的基礎上的。啟示人們,世上萬事萬物,各有所長所短。強者有短處,弱者也有長處。弱者如果能揚長避短,就可能以小勝大,以弱勝強。(2)蚊子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兩次描寫“吹著喇叭”有什么作用?本文的擬人,能抓住蚊子和獅子的自然特征,擬得逼真神似,生動有趣。把蚊子的叫聲說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逼真的寫出蚊子戰勝獅子得意忘形之態,形象的諷刺了那些能夠戰勝強敵卻因得意反被弱者戰勝的人,告訴我們“驕兵必敗”的道理。(3)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哪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痛說明了什么?明確:蚊子至死都不能醒悟,“嘆息”一詞表明它沉浸在戰勝強敵的得意中,“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句中的“最強大”與“小小”、“較量過”與“消滅了”形成強烈反差,兩相比照,尖銳地諷刺了勝利后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識。4、感情朗讀四、課堂小結寓言: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