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3《女媧造人》教案(吳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女媧造人教學框架】課題: 女媧造人 課時數:1教材解讀:本文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一篇神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原始先民關于人類起源的極富想像力的解釋,引導學生理解女媧身上所寄托的人類母親的優秀品質,感受人類誕生后的歡欣與愉快和神性特征,教學目標A類1 會讀會寫課后的字詞,理解詞的意思。2 根據自己的理解,繪聲繪色的朗讀課文。B類3 能按一定的順序,用自己的語言生動的講述這個故事4 理解先民對人類起源的解釋,以及“人”身上體現的神性特征;體會女媧作為人類母親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精神以及愛與智慧。C類5 理解人與黃土地的關系,體會女始祖孕育漢民族的發展軌跡,以及人與滋養他們的農耕文化的黃土地有著與生俱來的,不可分離的歷史根基。6 喚醒學生對自身生命“神”性的認識,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預習作業(略)教學板塊學生課堂練習第一版塊: 【檢查預習,設置情境】1 正確清晰的讀準字詞。2 不可思議(金子美玲)3 還原到草原上的部落生活:(NO電視)小野人們提問,并歸納問題類別。學生讀字詞;讀詩讀導語發問第二版塊: 【瀏覽課文,讀出神秘】1瀏覽課文,作出解答。瀏覽解答第三版塊: 【精讀課文:讀出神奇】1 選讀課文,說說女媧是怎么想到造人的?(天地之間沒有人,荒涼寂寞,了無生氣)齊讀(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呢?)明確: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創意!(板書創造)2“人”是女媧用什么創造出來的呢?(黃土,加水)齊讀(她就順手從池邊模樣的小東西)明確: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創作!(板書愛)3 .讀610段。男同學6,8,10段,女同學7,9段。重點:“這個泥捏的小家伙生命的歡樂”。齊讀11段。明確:這真是一個神奇的生命!4速讀課文12至結尾部分。女媧造出人后感受如何?世界因人而發生了什么變化?(滿心歡喜,眉開眼笑,不孤獨寂寞)(始創婚配)明確:女媧人類母親:(板書:智慧)思考,回答;朗讀第四版塊:【美圖配音,讀懂神話】1根據你的理解,如果你要給故事配圖,你會畫幾幅圖?(莽莽榛榛的原野,孤單的女媧)(女媧用泥捏人,泥人對女媧叫媽媽)(女媧用枯藤甩出泥人,許多泥人在女媧身邊跳躍歡呼)2展示圖片,配音解說。3神話的特質,思考,回答;解說。第五版塊: 【角色自居,讀出神圣】我是誰?我來自何方?1 我的神圣使命(創造,愛,智慧,英雄的擔當)2 我與黃土地的關系3 我與華夏神話(神秘,神奇,神圣)說話,朗讀板書:女媧造人 創造 神秘 愛 神奇智慧 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