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3《女媧造人》教案(尤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女媧造人 教 案一、 教學目標(一)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藤、添、媧”等10個生字。掌握“管理、果然、終止、未免”等詞語的用法,并能模仿造句。(二) 能力目標:掌握神話的特點,體會想象在神話中的作用。(三) 情感目標:使學生理解女媧身上所寄托的人類母親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考自身來源,珍愛生命。二、 教學重難點(一) 教學重點:掌握神話的特點,體會想象在神話中的作用。(二)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女媧身上所寄托的人類母親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考自身來源,珍愛生命。三、 教法設計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應當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能力為重,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所以根據本課內容確定以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一種愉悅、主動的學習狀態。自學法自主學習,拓展感情閱讀法整體感知研究法師生合作解決問題四、 教學準備PPT、袁柯的資料、神話圖片資料。五、 課時安排:一課時六、 教學過程女媧造人一、情境導入女媧造人(一)教師導入,創設問題情境。大家喜歡看神話嗎?你們熟悉的神話都有哪些?(學生回答,熟悉的神話故事會有:盤古開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生答后,展示神話故事圖片。)(2) 設置疑問1、 那么,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呢?2、明明知道這些并不存在,可我們聽起來還是覺得津津有味,為什么?(學生自由回答:故事好聽、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3) 引入新課確實如此,神話故事當中有豐富的想象,奇妙的情節,瑰麗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現了“人類童年時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神話世界,感受一下女媧造人的神奇。 (展示課題及女媧造人動畫視頻。)二、整體感知課文(一)學生默讀課文,識記課文情節1、學生默讀課文,請學生復述故事情節。2、要求:其他同學邊聽邊在課文中勾畫出女媧造人具體過程的句子。(二)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請學生自由討論)1、請問同學們,女媧為什么要造人呢?(1)天地開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了,可是單單沒有人類。這世間,無論怎樣說吧,總不免顯得有些荒涼寂寞。(課文描寫了人類誕生之前的世界。)(2)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神,叫做女媧。據說,她一天當中能夠變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媧行走在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女媧造人的原因)(3)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個池子旁邊蹲下來。澄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女媧的靈感,想要創造和自己一樣的生物)2、同學們女媧,用了幾種方法創造出人類?(兩種:用黃泥揉團成泥人;用枯藤揮灑泥點,甩出小人。)3、女媧造出來的人是什么樣的呢?(1)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家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并且開口就喊:媽媽。(2)她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三)重點句子分析1、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體現喜悅感的句子。2、 本文處處洋溢著因人類誕生而產生的喜悅感,找出具有喜悅感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體會。(1)這個泥捏的小家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并且開口就喊“媽媽”。接著,一陣興高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示他獲得生命的歡樂。女媧看著她親手創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創造出新的生命是多么的快樂)(2)女媧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心愛”這個詞。引導學生扣住“喜”來談:一是女媧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這生命是她一手創造出來的,她的笑,體現了人類創造成功的喜悅感。二是這種喜悅感,還體現在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如人類落地后開口就喊“媽媽”;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等。三是引導學生感受,如人類生命的可貴,人類生命與自然的關系,要珍愛生命等。 )(3) 她工作著,工作著,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滿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通過景物描寫襯托母親的幸苦。)(四) 全文洋溢著一種人類誕生的喜悅感,人的產生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人類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愛,產生了人間的溫暖。4、 合作探究(一)女媧造人這篇文章哪些方面寫的較好。請四人小組討論。1、全文充滿了豐富的想象。這些想象以現實為基礎,又充滿了神奇色彩,表達了人們對人類起源的探究熱情,以及對人這一聰明、美麗的生物的贊嘆。2、文中通過對女媧心里、動作、神態等細節的細致刻畫,表現了女媧的智慧與仁愛。3、生動有趣的情節,通俗自然的語言,神奇豐富的想象,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引人入勝。(二)女媧的精神學習1、女媧像什么?(媽媽)對她就像媽媽一樣,那我們從心理和神態描寫,一起來分析“媽媽”女媧的形象。(學生分析,教師點撥。)2、女媧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廣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獨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笑,她會假裝生氣,她甚至會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就是她的這種創造力,世上誕生了人類。她得到了做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忙忙碌碌,像母親一般勤勞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神話的情節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的情理的。 3、女媧的慈愛、辛勞與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勞、智慧、偉大的母親形象嗎?她充滿生命活力與母性,有著母親的喜與憂。從女媧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母親的優秀品質,這種崇高的母愛不正是我們人類生生不息的源泉嗎?五、拓展延伸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編神話女媧造人與袁珂比一比。六、課后小結無論是今天學習的美麗的神話還是關于人類起源的科學爭鳴,都是一串串不同時代的人們探尋生命問題的足跡。它讓我們體驗到了生而為人的自豪,使我們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獨特而美好。也許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個奇跡,讓我們珍愛生命,努力拼搏,這樣才能無愧于自己的生命,讓我們美麗的生命綻放出應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