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2《太陽船》教案(楊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太陽船教學設計 沈陽市第七中學 高晶超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基本把握詩歌基調。(2) 初步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以及象征手法的運用。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誦讀,讀與感結合。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人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學重點】1、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2、結合體驗,理解詩歌形象化的語言。【教學難點】結合體驗,理解詩歌形象化的語言?!窘虒W方法】誦讀、探究、交流【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同學們,你觀察過日出沒有,當太陽冉冉地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你會想到什么呢?詩人吳望堯說,那是一只鍍金的巨船,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詩作太陽船。2、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資料助讀吳望堯,筆名巴雷,臺灣詩人。40年代在越南經商,抗戰勝利后到臺灣,繼續從事商業。后旅居洪都拉斯。5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曾創設臺灣現代詩獎。主要作品有詩集靈魂之歌玫瑰城地平線,散文集自由的悲劇一寫給年輕的一代等。2、字詞掌握燈籠(lng) 堯(yo) 縹緲(Pio mio) 焚起(fn) 神m( 秘) 白zhu(晝)閃爍:光搖晃不定的樣子。比喻言語吞吐,多有遮攔。子午線:為測量地球而假設的北(子)南(午)方向的線,即通過地面某點的經線。3、朗讀詩歌,把握節奏。4、整體感知太陽船描寫了太陽運行一天的情景。早晨太陽升起,“緩緩地扯下了帆”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太陽灑下萬丈光芒;然后寫太陽在太空穿行,又用“卸下批閃爍的白銀”寫出陽光漸暗,“馳向另一個港灣”中“另一個”是相對于前面的“神秘的航線”而言;“焚起了大火”是指日薄西山晚霞燦爛,“濺起了銀星千顆”指夜幕降臨,星光燦爛。三、合作交流,重點深研1、這首詩熱情贊頌了太陽,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太陽船的?太陽的顏色有怎樣的變化?太陽運行的時間順序。早晨:金色; 太陽升高到日落前:白色; 日落時分:紅色。2、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下列詩句的意思。(1)當它駛過頂空的子午線,便緩緩地扯下了帆。當太陽升高以后,太陽沒有任何阻擋,發出了萬丈光芒。(2) “當它卸下批閃爍的白銀又駛向另一個港灣?!边\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含義?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比喻。作者用“白銀”比喻陽光,用“卸下批閃爍的白銀”比喻天色已晚,太陽光逐漸變暗,用“駛向另一個港灣”比喻太陽即將落山。(3)但在它駛近黑暗的時候,船上卻焚起了大火。太陽下落沒入云層,映射出晚霞一片。3、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詩句。當它卸下批閃爍的白銀,又馳向另一個港灣。用“白銀”比喻陽光,“卸下刪爍的自銀”比喻天色B晚,太陽光逐漸變暗,“馳向另一個港灣”比喻太陽即將落山,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線的變化,給人以美感及想象的空間。4、 詩言志,吳望堯借“太陽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說一說你的理解?寄托自己對光明與幸福的渴望,對故鄉與大陸的思念。5、 讀太陽船,你覺得詩人是一個怎樣的人?詩人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熱愛生活,富有童心的人。四、課堂小結作者借“太陽船”來寄托自己對光明與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故鄉與大陸的思念。讀后我們應深受鼓舞,去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五、拓展延伸訓練聯想和想象超凡想象力的訓練方法常常由A聯想到相似相關的B:如果創造了本不存在的C,你就書寫了想象的神話。1.發揮聯想和想象,補充下列句子。例如:甜蜜的夢像:一條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想抓住它,它已經跑了。(1).皎潔的月光像( ) (2).被放出籠子的小鳥像( ) (3).斷了線的風箏像( ) 2.經過四、五個遞進聯想,請將兩個詞語建立聯系。例如:鋼筆月亮 鋼筆作文題目中秋月亮試一試:大海小狗 田野汽車 電腦垃圾3.仿照太陽船,選擇一個景物(事物),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首小詩。參考題目:月亮船太陽車星星燈流星雨幸福的云朵 小結:希望我們都能發揮聯想和想象,來書寫青春,追逐夢想,感悟點點滴滴美好的生活!【板書設計】對光明和自由的追求對祖國和故鄉的思念太陽船太陽升起 -金色的巨船 陽光燦爛-成批的白銀日 落-紅光漫天【教學反思】這節課對孩子學詩,寫詩的興趣調動完成比較好,訓練孩子們遷移聯想和想象的能力環節比預期教學效果要好,孩子們敢寫,想寫,能寫,會寫,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為自己插上了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學詩也會事半功倍。但太陽船一詩,作者是借“太陽船”寄托自己對光明與幸福的渴望,對故鄉與大陸的思念,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有些吃力,理解起來也顯困難,講解時應該結合背景更加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