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2《太陽船》教案(許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太陽船教學設計遼寧 大連 大連保稅區金港學校 楊麗一、教學目標1.在熟讀基礎上背誦詩歌。2.通過多角度朗讀來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情感,并感受詩人奇特的聯想和想象。3.發揮聯想和想象創作詩歌。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情感。教學難點:發揮聯想和想象,創作詩歌。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同學們,看到太陽每天東升西落,你會聯想到什么?指答3生(時間流逝、晚霞、兩小兒辯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吳望堯又會有什么樣的聯想和想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吳望堯的太陽船。(板書題目和作者)生:(齊讀題目)太陽船吳望堯。【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想象。(教師提到太陽的東升西落為太陽船的航行作鋪墊。)(二)出示學習目標:1.在熟讀基礎上背誦詩歌。2.通過多角度朗讀來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情感,并感受詩人奇特的聯想和想象。3.發揮聯想和想象創作詩歌。、【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學生了解學習目標,在學習時有的放矢。(三)認識作者下面我們就來認識認識詩人吳望堯吧,誰來介紹?1.指答一生:吳望堯(19322009),筆名巴雷,浙江金華人,臺灣現代詩人,著有詩集地平線玫瑰城。教師點評:介紹了生平和作品。誰補充?2.指答一生:吳望堯浙江金華人。40年代在越南經商,抗戰勝利后到臺灣,繼續從事商業。后旅居洪都拉斯。教師點評:介紹了詩人的人生經歷。3.老師給大家補充一些內容。PPT顯示:吳望堯,遠征越南而去。直到1977年9月才重返臺灣。在越南期間他破產了,回臺北后,身心俱疲。三年之后(1980年),他鼓起勇氣,帶全家去了中美洲的宏都拉斯,一個比越南更遠而且全然陌生的異國。本詩創作于1982年。1982年詩人寫這首詩時在哪里?(宏都拉斯)他身處異國他鄉會有什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走進詩歌吧。【設計意圖】初步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為理解詩人的情感作鋪墊。(四)欣賞詩歌1.自讀詩歌,說說詩人把太陽想象成什么?學生自己讀一遍詩,同桌兩人再讀一遍,男生讀一遍。指讀一生,回答問題。生:把太陽想象成船。師:什么樣的船,詩里告訴我們沒?生:鍍金的巨船。師:還有哪些與船相關的聯想呢?請大家再讀詩歌,想想還有哪些與之相關的聯想。2.再讀詩歌,詩中還有哪些與之相關的聯想?學生自己讀一遍,右邊同學給左邊同學讀一遍,女生讀一遍。指讀一生,回答問題。生:把天空形象成大海,把太陽想象成船,把太陽一天的運轉想象成航線,把云的邊緣想象成海岸、港灣,當太陽下山時,天邊有火燒云,紅得像火,太陽船焚燒后又濺起了銀星千顆。師:有這么多相關的聯想,那么你最喜歡哪一句詩呢?請大家朗讀詩歌,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喜歡的理由。3.朗讀詩歌,畫出你喜歡的詩句,并說說喜歡的理由。學生朗讀圈畫,教師巡視指導。指答學生。生1:我喜歡的詩句是“當它卸下批閃爍的白銀, 又駛向另一個港灣。”這句詩用“白銀”比喻“陽光”,“卸下批閃爍的白銀”比喻“天要黑了”,“駛向另一個港灣”比喻太陽即將落山,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光線的變化。生2:我也喜歡這一句,這句詩還寫出了太陽的位置變化,太陽東升西落,由低到高再到低。師:這兩位同學答得很完整,大家在這句詩旁邊寫上“光線”、“位置”兩個詞。生3:我喜歡的詩句是“但在它駛近黑暗的時候,船上卻焚起了大火”這兩句詩寫出了太陽沒入云層,映出霞光一片。生4:我喜歡的詩句是“當它駛過頂空的子午線,便緩緩地扯下了帆”,這兩句詩寫出太陽升高以后,灑下萬丈光芒,大地一片光明。4.小聲讀詩,概括每節詩歌的內容,并說說詩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學生小聲讀詩,概括內容。指答一生朗讀并回答問題。生:作者是按太陽運行的時間順序來寫作的,從早晨寫到日落時分。第一節:太陽升高以后,光芒萬丈第二節:穿過云層之后,霞光一片第三節:沒入云層之后,銀星千顆5.默讀詩歌,說說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默讀,思考問題。指答二生。生1:太陽剛升起時光芒萬丈,太陽升高是普照大地,一片明亮。有時太陽會藏在云彩的后面。太陽落山時,天上有火紅火紅的火燒云,當黑夜來臨時天上掛滿了星星。生2:當太陽剛剛升起時,頓時光芒萬丈,太陽慢慢升高,發出了萬丈光芒,霞光一片。當太陽升到了最高點時,便開始緩緩地下落了。太陽時不時藏在云朵的港灣中,可能是想休息一下吧,不一會兒,它又開始運行,向下一個充滿光明的地方前進著。終于,太陽要落山了,晚霞把云朵都染成了紅色。最后,太陽落日了,星星眨著它們靈動的眼睛。師:詩人把太陽想象成船,想借太陽船寄托什么情感呢。請大家批注詩歌,想想詩人詩人借“太陽船”寄托了什么情感。6.批注詩歌,想想詩人借“太陽船”寄托了什么情感。學生批注,教師巡視指導。指答3生。生1:對光明的向往,因為詩人把太陽想象成船。師:對,很準確。(板書:光明的向往),誰再來說說?生2:對故鄉的思念。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生2:老師介紹了詩人身處異國他鄉,他肯定思念故鄉。師:對,誰能組織組織語言把這兩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板書:故鄉的思念)生3:從詩句或“停靠于云的海岸”和“又駛另一個港灣”中“海岸”和“港灣”兩個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希望有所依靠。而且從老師補充的材料中能了解到,作者長時間在海外無依無靠。且十分不順,所以他一定會思念溫暖的故鄉。而且從“沿途他穿越緊密光波”和“船上卻焚起了大火”中“光波”和“大火”兩個詞可以看出詩人對光明向往與幸福的渴望和對故鄉與大陸的思念之情。師:我們看到了,要想理解詩人的情感,可以從詩句入手,還可以聯系時代背景。詩人表達了對光明的向往,對故鄉的思念,請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人的一片深情。7.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人的一片深情。生有感情地讀兩遍,指讀二生,配樂朗讀。指評一生。全班分組朗讀詩歌:第一組讀第一節,第二組讀第二節,齊讀第三節。師:大家讀的聲情并茂,老師感受到了你們的深情,相信背誦也不成問題了。請大家起立試著背誦詩歌。8.結合對詩歌的理解,背誦詩歌。生全體起立背誦詩歌,背會的坐下。指背一生。【設計意圖】在熟讀基礎上背誦詩歌。通過多角度朗讀來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情感,并感受詩人奇特的聯想和想象。(五)創作詩歌詩人吳望堯把太陽想象成一艘“鍍金的巨船”,你會把太陽想象成什么?仰望星空,你又有什么新奇的聯想和想象?選擇一個天體(如星星、月亮),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首小詩。學生寫詩,教師巡視。大組傳閱,推薦作品。3生展示,學生點評。【設計意圖】發揮聯想和想象創作詩歌。(六)結課今天我們學習了太陽船,感受到了詩人吳望堯的神奇想象和聯想,并發揮了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創作了自己的詩歌,大家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大家可以發揮聯想和想象感知世界的神奇。下課,同學們再見。(七)板書設計太陽船吳望堯光明的向往故鄉的思念5、 教學反思1. 本節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當堂成誦,通過多角度朗讀理解了詩歌內容,體會了詩人情感,并感受到詩人奇特的聯想和想象。在此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創作詩歌。2. 教學重點突出,通過多種方式讀詩突破重難點。3. 設計合理,從開課的導入就為詩的寫作順序作鋪墊,欣賞詩歌時教會學生怎樣欣賞詩歌從詞語、詩句和寫作背景入手。突破重點時學生通過欣賞詩句感受詩人奇特的想象,激發學生自己的聯想和想象。為后面的寫作作鋪墊。4. 學生寫詩環節,由詩人的聯想過渡到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既自然流暢,又啟發學生思考。學生寫作時,教師指導有章法:不再對全體同學做任何指導,以免影響學生的思路;針對個別同學給予個別指導,打開學生思維,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詩可寫。5. 作品組內傳閱,擴大參與度,組內推薦較好作品展示,并說明推薦理由,學生自寫自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6. 結課時再次強調詩歌內容和教學重難點,加深印象。表揚學生的想象力豐富,激發他們使用聯想和想象去感受生活,感知世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