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1《皇帝的新裝》教案(趙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21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一、文學常識、作者介紹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易懂,情節曲折離奇,往往采用擬人的手法。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童 話安徒生(18051875),丹麥著名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過一些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共寫了一百六十余篇。其中代表作品有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這些作品想象豐富,情節離奇,語言生動。二、整體感知閱讀課文思考:概述文章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情節。故事的引子故事的開端故事的發展介紹了故事的主人公:一個愛慕虛榮、喜愛新衣成癖的皇帝。寫騙子投皇帝所好,引其上鉤,開始假裝織布。寫皇帝和群臣“看”布料,全面展現了整個宮廷的愚蠢和虛偽。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結局寫皇帝“穿”新裝游行。一個小孩子揭穿“新裝”的真相。二、合作探究1.騙子為什么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3、作者最后讓孩子說出真相的用意是什么?通過學習這則童話,說說你認為童話中的皇帝是個怎樣的人。1.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本文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雖然不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存在的,卻是在現實生活基礎上提煉概括、集中創造出來的。從整體構思上說,騙子騙局的設計,皇帝及大臣官員乃至百姓的上當受騙,最后演出了一幕皇帝裸體游行的鬧劇,體現了極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從局部看,也是如此。2.對比描寫和心理描寫。課文開頭為了突出皇帝愛新裝的癖好,作者采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的句式,把皇帝不關心軍隊、不喜歡看戲、不喜歡游公園與獨愛漂亮衣服形成鮮明的對比。童話最后把敢于說真話的孩子和說謊的皇帝、大臣、百姓們予以對比,突出孩子的天真、率性,以及大人們的虛偽、愚昧。在心理描寫方面,作者主要刻畫了皇帝、察看織布的老大臣和官員的心理活動,把他們內心的矛盾、掙扎以及虛偽分析得非常透徹,符合人物的個性。這樣的描寫,對刻畫人物的形象非常有利。三、七(7)班課本劇表演四、拓展訓練讓我們想象一下,游行大典完,皇帝回宮后,事情將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