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1《皇帝的新裝》教案(尤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兩課時)教學目標、學習快速閱讀:理清故事情節,初步感知課文。、展開聯想和想象,抓住細節,深入理解課文。、課外延伸,讀寫結合。教學重點、難點、把握故事情節,學習表現人物的方法。、理解童話中想象和夸張手法的藝術特點。教學方法:教師點撥引導,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相結合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圖片導入你認識這些圖片的故事嗎?它們都來自于哪位作家筆下?二、走進作者、了解作品。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話在近150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著名的童話有丑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童話: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它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手法來寫。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一)讀一讀,寫一寫。略(見課件)(二)活動一:概述,故事情節。皇帝 新裝明確:(以“新衣”為線索:愛新裝做新裝看新裝穿新裝展新裝笑新裝) (三)活動二:默讀,加副標題。圈點勾畫出描寫皇帝的語言、心理活動和相關動作等語句,并揣摩、分析。一個 的皇帝提示:昏庸愚蠢、愛慕虛榮、 奢侈無度,自欺欺人。(四)活動三:討論,理解課文。1、請用一個字來概括這篇童話的故事情節,或者說這個故事是圍繞哪一個字展開的?2、這篇課文的情節圍繞一個“騙”字展開,請同學們說說文中各種人物是怎樣圍繞這個“騙”字進行活動的。明確:皇帝受騙騙子行騙大臣助騙百姓傳騙小孩揭騙 點撥:請圍繞“新裝”這一線索梳理本文結構層次,并以小標題的形式加以概括。(故事情節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開頭有引子,結尾有尾聲。)四、展開想象,續寫課文。游行大典完畢,皇帝回宮后,事情將會怎樣呢?請展開想像,續寫皇帝的新裝。附:(板書設計)引子:皇帝愛新裝 (受騙緣由)開端:騙子織新裝 (騙子行騙)發展:君臣看新裝 (大臣助騙)高潮:皇帝穿新裝 (百姓傳騙)結局:小孩揭新裝 (小孩揭騙)第二課時一、關于童話1、什么是童話?怎樣讀童話?2、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大膽的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二、分析課文,理解童話。(一)活動一:品讀,體會人物。你覺得作者筆下的這些人物(皇帝、官員、騙子、百姓、小孩)哪些地方寫得最有想象力、最夸張、最可笑?請在文中找出來,并把勾畫的語句讀一讀(提示:要符合人物身份,讀出人物語氣),同桌或小組作交流。提示:一個昏庸的皇帝、兩個狡猾的騙子、一群虛偽的大臣、一城懦弱的百姓成功的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只有一個誠實的孩子說出了真話。(二)活動二:探究,文章主旨。你覺得作者寫這篇童話有何寓意?明確:作者通過這篇童話辛辣地諷刺了當時的統治者愚蠢無知、虛榮腐敗的丑惡本質。褒揚了無私無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爛漫的童心。三、認識童話有的同學認為這篇童話小時候聽媽媽講過,上小學自己讀過,故事蘊含的道理也明白,現在再學覺得沒必要。還有同學認為學習這篇童話是可以的,既然是童話,給兒童讀的故事,就應該編在小學的課本里,覺得編在初中課本里有些不妥當。你認為呢?四、結束語童話是希望,是人們存儲起來,留待冬日享用的陽光。附:板書設計皇帝的新裝安徒生(丹麥著名童話作家)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易懂,情節曲折離奇,往往采用擬人的手法。 故事情節:愛新裝做新裝看新裝穿新裝、展新裝、笑新裝 (緣由) (發生) (發展) (高潮、結局) 大臣官員:虛偽自私,阿諛逢迎騙子:狡猾陰險騙誘揭助孩子:天真爛漫,無私無畏受傳百姓:膽小怕事皇帝:虛偽愚蠢,陰險狡猾,自欺欺人。主題: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熱衷權力和無知愚蠢、虛偽自私的本質。寫作特點:想象豐富大膽夸張 曲折反映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