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1《皇帝的新裝》教案(王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
21.皇帝的新裝安徒生教材分析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出自新課標人教版2016年版本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六單元。童話是文學體裁中的一種,通常是寫給小孩子的,文字通俗,像兒童說話一樣。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夸張、象征的手段來塑造形象,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其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生動可愛,引人入勝。這則童話故事寄寓著安徒生對世俗世界的習慣及傳統的深深譴責和對真善美的熱切向往。學情分析學生很早就接觸到了童話這種形式,所以從內容來看本文是一篇淺文。學生大多對這則故事比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內容時卻僅能停留在“諷刺了以皇帝為首的封建統治者的“虛偽、愚蠢”上。對課文思想內核的把握往往不夠深入,而且大部分學生對童話的寫法特點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這就要求教師在學法方面要適當點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體會童話的特點,理清故事情節,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過程與方法:學習任務刻畫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想象和夸張手法的作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聯系生活,認識真善美、假丑惡,培養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惡現象。重點難點重點: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思想內涵。難點:體會童話的特點,把握文章思想內涵。教學策略選擇:賞析品讀法教學環境與資源:PPT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課件出示畢淑敏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導入新課。 我在成年之后,還常常讀童話。每當煩心的時候,從書架上隨手扯出的書,必是童話。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大約8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人魚公主的故事。讀完后淚流滿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覺得那么可愛和美麗的公主,居然變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極了。從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看到了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臉盆里的水泡就有些發呆(那時沒有機會見到大海,只有在這些小地方寄托自己的哀思),心中疑惑地想,這一個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魚公主變成的呢?看到風把小水泡吹破,更是萬分傷感。大約18歲的時候,又一次比較認真地讀了人魚公主。也許是情竇初開,這一次很容易地就讀出了愛情。喔喔,原來,人魚公主是一篇講愛情的童話啊。你看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慘烈的痛苦,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樣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寧肯自己死,也不要讓自己所愛的人死。這是一種多么無私和高尚的不求回報的愛啊! 到了28歲的時候,我已經做了媽媽。這時來讀人魚公主,竟深深地關切起人魚公主的家人來了。她的母親在生了6個女兒之后去世了,我猜這個女人臨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兒,不論是最大的還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待給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好自己的孩子,特別是最小的女兒。到了38歲的時候,因為我也開始寫小說,讀人魚公主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探討起安徒生的寫作技巧來了。我有點納悶兒,安徒生在寫作之前,有沒有一個詳盡的提綱呢?我的結論是-大概沒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種隨心所欲,信馬由韁。當然了,大的輪廓走向他是有的,這個纏綿悱惻一波三折既有血淚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腦里醞釀許久了。現在,我48歲了。為了寫這篇文章,又讀了幾遍人魚公主。這一次,我心平氣和,仿佛天眼洞開,有了一番新的感悟。這是一篇寫靈魂的故事。無論海底的世界怎樣瑰麗豐饒,因為沒有靈魂,所以人魚公主毅然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她本來把希望寄托在一個愛她能勝過愛任何人的王子身上,那么王子就可以把自己的靈魂分給她,她就從王子手里得到了靈魂但是,陰差陽錯啊,她還是無法得到一個靈魂。人魚公主是頑強和堅定的,她選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絕不回頭,終于,她得到了自己鑄造一個靈魂的機會。在一個接一個嚴峻的考驗之后,在肉體和精神的磨礪煎熬之后,人魚公主誰都不再依靠,緊緊依賴著自己的精神,踏上了尋找不朽靈魂的漫漫旅途。這個悲壯而凄美地尋找靈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動人心弦,常讀常新。有時想,當我58歲68歲108歲(但愿能夠)的時候,不知又讀出了怎樣的深長?不同時期,讀同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理解。我以前讀皇帝的新裝,覺得_________。今天再讀,你會有什么新的認識呢?二、梳理脈絡 1. 思考:從題目來看,中心詞是什么?課文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新裝2.快速默讀課文,思考:童話故事以“新裝”為線索,可以分為哪幾個發展階段?交流:引子 皇帝愛新裝開端 騙子做新裝發展 君臣看新裝高潮 皇帝穿新裝結局 小孩揭新裝3.討論交流:找出在故事情節發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的語句,并說說它為什么是關鍵語句。“任何不稱職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這句話,在故事情節發展中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騙子胡說那衣服具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別出官員是否稱職、是聰明還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們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騙術步步行通。三、品讀賞析 1.老大臣看到新裝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說的?找出有關句子,品讀賞析,感受人物形象。(善良的)老大臣想:愿上帝可憐我吧 !我什么東西也沒有看見!我的老天爺 !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難道我是不稱職的嗎?不成!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 (善良的)老大臣說:哎呀,美極了!真是美妙極了!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將要呈報皇上,我對這布料非常滿意。2.另一位誠實的官員的表現是怎么樣的?找出有關句子品讀感悟。(誠實的)另一位官員想:我并不愚蠢呀!這大概是我不配有現在這樣好的官職吧?這也真夠滑稽,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誠實的)另一位官員說:是的,那真是太美了。3.那么皇帝是什么樣的表現?找出他的所想所說,感受人物形象。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個皇帝嗎?這可是我所遇見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皇帝說:哎呀,真是美極了!我十二分地滿意!4.再找一找,還有沒有其他人有同樣的表現?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全體隨員)他們也說:哎呀,真是美極了! 每人都隨聲附和著:這布是華麗的!精致的!無雙的!5.讀完“君臣看新裝”中這些人的表現,你有什么發現?學生自由發表觀點。心理:都怕別人知道自己看不見。神態:裝模作樣地看了又看。言行:點頭贊美“真是美極了”。美丑(襯托)6.這些人的表現都比較相似,那么,相似的內容為什么要通過不同人的口反復出現在文章中呢?學生討論。引進“童話”體裁的有關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童話,就是講給孩子聽的,反復出現同一內容,有助于孩子記憶。強調,突出諷刺意味。四、探究升華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裝”面前,很多人都不敢說真話。想一想他們不敢說真話的原因是什么?這些大人們說假話無不緣于自私、自利,大臣們怕別人說自己愚蠢,不稱職,為保住自己的官職,所以不敢說真話。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慮,或受不良世風影響,也不敢說真話。 2.這明顯的騙局為什么大人們沒有人去點透?最后為什么讓一個小孩來揭穿?(1)而小孩沒有受污濁的世風熏染,還保持著一顆純真,無邪,無私無畏的心,他敢于說真話。(2)作者通過小孩子之口說真話,跟作者的寫作意圖是有關系的。希望通過向小孩子講這樣的童話故事,讓聽故事的孩子學習講真話,對孩子充滿期待。3.品讀最后“小孩揭騙”部分(1)“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啊!” 一個孩子最后叫了出來。(2)“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爸爸說。 (3)“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啊!”( 大家私底下傳開) (4)“他實在沒有穿什么衣服啊!” 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說。 為什么到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說?安徒生這么寫,有什么意圖?孩子爸爸身邊的人所有老百姓人們之間相互影響,啟示人們去說真話,去實踐。童話不僅僅是給孩子聽的,也是給大人聽的。說真話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要付出代價,作為一個人,要敢于正視現實,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這種社會大環境的創建需要所有人的努力。4.課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有什么作用?夸張與想象:本文寫出騙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騙,寫出皇帝和大臣們都甘愿受騙、并且騙人,最后寫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構成了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作用:無情地鞭撻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們的虛偽愚蠢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五、拓展訓練1.發揮想象,給本文寫一個續篇,描述游行以后發生的事情。寫在作業本上,300字左右。2.當說假話,互相欺騙,隨聲附和成為一種社會風尚,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社會悲哀,更是一種人性扭曲。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不敢說真話,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情況?如果你當時在皇帝游行的現場,會怎樣做?試結合生活經驗,寫一篇短文,闡述一下你對于說真話這一話題的思考。六、板書設計引子:皇帝愛新裝受騙開端:騙子做新裝行騙 愚蠢 自私自利 丑皇帝的新裝 發展:群臣看新裝助騙高潮:百姓贊新裝傳騙 純真 無私無邪 美結局:小孩揭新裝揭騙教學反思皇帝的新裝是一篇經典的童話,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構思出生動的故事情節和豐滿的人物形象,這些都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本課教學設計中,緊緊抓住這一重點,安排了大量的學生活動,讓他們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問題,得出結論。這樣既讓他們在主動學習中掌握了知識,增強了自信心,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第課時的環節較多,時間緊,所以學生必須進行充分的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