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1《皇帝的新裝》教案(朱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及重點:1.通過揣摩各段情節中人物的言行舉止和心理活動,完成人物形象分析。2.認識封建統治者的愚蠢和虛偽,了解這篇童話作品的諷刺意蘊和現實意義。二、教學過程: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皇帝的新裝,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板書課題,作者)1、 導入:好,首先我請大家看一幅圖(出示圖片)(稍頓)問:這幅圖所反映的歷史故事是不是很熟悉?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誰?你能否只用一個詞來評價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人物特點(如果學生不能說出神機妙算,則指出“我們說諸葛亮,但更是神機妙算的”)(課件出示“神機妙算”)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知道諸葛亮在草船借箭全過程中算準了(直接出示課件內容,學生集體回答)恩,那么諸葛亮一生軍事才華橫溢,神機妙算實則是源于對人對事的一種觀察與把握,因此十分擅長于使人在疑惑中更加產生疑惑的心理戰術,而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當中呢,也有這樣一類角色和諸葛亮有類似的屬性。你能猜到我要說的是文中的誰嗎?好,那么騙子和諸葛亮這樣的英雄相比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下面請從老師給你提供的這兩方面來談談騙子。出示課件好,騙子的道德敗壞,可憎、可惡、可恨,在計謀方面,騙子也是神機妙算的,不過出于對他在道德方面的貶低,我推薦這個詞該上引號。因為那實則是一種狡詐、奸猾、精于算計的伎倆。學習目標及學習指導:好,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本課學習目標。齊讀目標。接著再來看看老師的學習指導,自由讀學習指導。2、人物分析:好,請你來回答以下問題。誰來說說第一題?舉手。有沒有不同答案?問:你從文中第幾段分析得來的?給大家讀一讀。從這位同學的朗讀中,(哦,這樣的皇帝不在會議室卻在更衣室,如此夸張,盡人皆知,難怪騙子要假扮裁縫去騙他呢。)我仿佛感受到了騙子們已經算計皇帝好久了,那么他們費勁心機地想要成功,釣魚還得弄一些餌料,是什么樣的餌料讓皇帝自己主動走進騙局的呢?來看第二題。來舉手!評:真是有成為名偵探的潛質,找得很準!那么皇帝在騙子的算計下除了想穿新衣,他又多了怎樣的想法?天底下有這樣竟有這樣的布料!消息傳出皇宮,老百姓有什么反應?真是萬眾矚目的布料呀,騙子真是用心良苦還不怕事情敗露。那么騙子最終得逞了沒有?好我們一起走進第三題。我們的尋找順序依次為:皇帝,大臣、官員還有老百姓。現在開始圈點勾畫,可以做做旁批。5分鐘我建議大家使用這樣的句子“騙子算計到了的”。注意,你覺得被算計到的是一個人的優點還是缺點?來誰來先說說目標人物皇帝?請舉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這屬于對皇帝的哪類型描寫?大家是否贊同他的觀點?(板書大家認可的)請坐。誰有不同于他的答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這屬于哪類描寫?立足于全文看看,結尾有沒有?哦,你讀出了皇帝的。好,關于皇帝還有沒有補充?老師在讀的時候也讀到了這一點,但是我用的詞匯是大家覺得誰的更好?(板書)好,那么我們再來看看皇帝的兩個重要“跟班,”照例套用以上句式,先說老大臣,再說官員。舉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告訴大家第幾段?讀一讀這是哪類人物描寫呢?評:(找得很不錯/恩,從你的找尋中我能感覺到你思維跳躍性很強)誰來說說皇帝的另一位“跟班”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恩,大家怎么看呢?還有沒有別的觀點呢?這屬于哪類人物描寫呢?哦,跟大家的接觸讓我也很有啟發。老百姓呢?誰來答?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文中對老百姓的描寫集中在哪類描寫上?那么故事中沒有人敢說真話嗎?騙子沒能算計到什么?誰來回答?為什么?概括起來我們用一個詞“童言”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騙子日記中的一句話。迅速看題想想修改辦法。有想法的請舉手。請大家讀出這句話的諷刺意味。3、課堂延伸:那么再想想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小孩”說真話對我們有什么啟迪?我們說人是環境中的人,脫離了各種具體環境,人的某些價值將不復存在。想想我們身邊的小環境,當班級內有人的行為直接影響班級榮譽或者大家的學習時,你要怎么做?那么我們說小到一個班集體,大到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頓一下)作為一個人,要敢于正視現實,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如果每一個人都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愛,那么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下面老師請大家再讀一則歷史小故事自己迅速瀏覽想想文中小太史說真話靠的是什么?是天真嗎?出示課件做結。4、 結課:在安徒生的筆下騙子最終沒有落入法網,實在耐人尋味。其實,騙子充當的是一面“鏡子”、一把“解剖刀”的角色。通過他們照出了皇帝及大小官吏們的丑惡靈魂,解剖了一個謊言充塞、欺騙成風的病態社會。5、作業布置:小寫作及課外類文推薦。3、 板書設計:皇帝的新裝安徒生皇帝:昏庸無能 愚蠢 虛榮 自欺欺人老大臣:虛偽 自欺欺人 自私 (人物分析內容視學生總結相機指導并板書)官員:阿諛奉承老百姓:阿諛奉承 自私 冷漠 膽小怕事4、 教后感:我是一名青年教師,在上傳曬課前夕簡單寫下自己上這一課的感受。登臺上課并不是第一次,但第一次面對縣里其他學校來的同行及眾前輩,攝像機面前處處拘束,緊張不已。可以說緊張是這節課我個人狀態的代名詞,因而我個人自評第一點,作為這節課的授課教師我與學生思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脫節。其二要說說設計課程,當接到選定課程皇帝的新裝時,內心里覺得壓力滿滿,因為太過于經典的老課文面前,我常常自覺自己很“矮小”。設計課之初我想了很多很多,使用“草船借箭”來導入,是在個人求“新”的要求下一時靈感所得。多數聽課老師覺得導入過長,建議我用“魚餌誘魚”來導入,但是我最終在很矛盾的心態下選擇了自己展示自己課程設計的主張。導入長了些,使得課程后半程太緊張,一些教學內容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后期課堂延伸模塊中,我“傾己所有”去設計環節,確保整個一節課能展現一個完整的構思。多數老師給予了鼓勵的評價,但我個人在課后總結中只是覺得自己的課有些為了“標新立異”而“標新”的感覺,自己不甚滿意。第三,作業設計方面,類文閱讀只是在一種為了確保“完整性”的情況下提了下,囿于諸多實際因素,我們當地的教育或者說學生具體的家庭、學情等方面,要實現比較困難。最后一點,身為年輕教師我想說的是個人教學基本功。板書字跡以及課上跟學生適時而得體的評價與交流是我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地方。總結這一課的教學,經過幾個班的試講和攝像機前的磨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不要把問題的答案都“一股腦兒”呈現在PPT上,對于學生和具體學情來講,學生是做不到和所列答案一致的,不僅會限制自己的教學過程,而且使得學生語文思維死板,不利于語文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