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端午粽》說課稿.doc
端午粽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四組的第三篇課文端午粽。課文主要寫了端午節外婆包粽子,分給鄰居吃及端午節的意義。讓學生明白端午節的習俗及來歷,激發學生繼承傳統文化,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接下來我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幾個方面說課。首先說學情分析:一年級下冊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寫字能力,但仍需要教師的點撥引導。他們更青睞于游戲、活動的方式識字。對于傳統節日他們可能略知一二,但并不系統完整,教師需補充相關材料,讓傳統節日豐滿立體起來。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確定為:1.認識課后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兩個偏房。會寫午、節、米三個字。2.通過圖文結合、聯系生活,了解“箬竹葉、糯米、美滋滋”等詞語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等短語,會模仿著使用疊詞寫短語。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并仿寫。基于以上認識,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把本課的重難點確定為:認識生字新詞,讀好長句子,會模仿著寫短語和句子。本課教學中那個,教法是把識字和學習語言、發展思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結合起來,同時又注重語文方法、語文思維、語文習慣等方面的積累,讓學生多人中國字,寫好中國字,熱愛中國字。而本課設計的學法則側重于:玩中學、學中悟、悟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