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課時安排 (2).doc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一、情況分析(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 58 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的學習內容,學生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其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減法、認識圖形、認數、加法和減法(一) 、認識人民幣、加法和減法(二)、期末復習。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 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 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 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三、教學目標:(一)知識和技能方面1.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2.認識計數單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3.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二)數學思考方面1.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含義、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內的數描述日常生活現象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2.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的重要性;通過相應的口算和筆算的練習,提高進行加、減運算的能力。3.在借助相關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在擺圖形、圍圖形、折圖形、畫圖形以及拼圖形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三)解決問題方面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四)情感與態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理性。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四、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00 以內數的認識,100 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 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附錄:課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