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小小商店》說課稿.doc
小小商店說課稿一、說教材:(一)教材簡析:小小商店是學生認識人民幣后的一節實踐活動課。本節課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課本第66-67頁的內容。教材是以學生的購物經驗和已經學習的關于加減計算和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為基礎,分成兩部分教學,一部分讓學生在提供的購物情境中收集信息,回答問題,第二部分讓學生進行模擬購物活動,經歷活動過程,積累購物經驗。(二)教材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鞏固復習有關人民幣的認識和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難點: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二、說教法:1、情境教學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境的創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背景。本課中,我創設學生所熟悉的商店購物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輕松快樂的學習。2、發現法:為開發智慧潛力,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我設計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購物中鞏固知識,發現方法。三、說學法:1、實踐操作法:本節課通過學生的分一分、擺一擺、購物等實踐操作來啟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2、角色扮演法:本節課讓學生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對商品進行買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體現。四、說教具、學具準備: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需要,我準備了:1、媒體課件一套。2、用實物把教室布置成臨時的小小商店,讓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現場進行交易活動。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錢包(自制),學具人民幣若干。五、說教學過程:通過各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啟發、誘導學生按照“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實踐操作,探索問題-聯系實際,創新應用”的規律組織教學,整個活動過程分為五大環節:激趣引入、解決問題、探討方法、模擬購物活動、交流評價。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體驗生活,學會把知識綜合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第一層: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約5分鐘)。由電腦演示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導入新課,使他們愉快地進入購物情境,進入角色。第二層: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約10分鐘)第三層:模擬表演,實踐體驗。(約15分鐘)教師選定一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一部分扮演顧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幣卡片購買商品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要讓買賣雙方互相檢查對方在進行人民幣計算時有沒有發生錯誤。一方面要注意觀察學生提出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另一方面要在學生碰到困難時給以適當的幫助和提示。我這樣設計,除了復習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也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時經常出現的幾種情形。例如,計算買兩種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錢,賣東西時怎樣找零,買東西時錢不夠怎么辦,怎樣比較兩種商品的價格,等等。這些情形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曾經遇到過或將來會遇到的,通過這種現實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可以使學生切身體會人民幣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充分感受到數學來自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并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充分讓學生展示選購貨物的自主性,關注學生所購物品的趨向,鼓勵學生認真合理安排自己的“零用錢”,把錢正確合理的使用,并指導學生填好“兩卡”以便交流。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體驗自主的快樂,通過活動的形式,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大家都知道,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這里,在設計上我采用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創造欲望得到了滿足。而這,無不得益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教學開放式的組織。第四層:活動匯報,體驗交流(約7分鐘)分組交流,分享快樂。交流在活動中,各自購買哪些物品。交流買東西過程應該注意什么事項。談一談,在購物中,自己有哪些經驗。交流購買物品的意圖。交流買東西中應考慮到什么?交流如何合理正確地使用零用錢。這樣,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理話,展示自己選購物品的自主性,以及合理安排零用錢的巧妙之處和購買物品的經驗方法。同時,教師正確引導,使學生懂得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珍惜每一分錢,把錢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適當的時候,做一個有主見、善理財巧安排的好學生。最后評選最佳消費者。第五層:聯系生活,課堂延伸。(約3分鐘)。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不要忘記數學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在過去,現在,直到將來。教數學的教育不可能浮在半空中,而學數學的學生也必然是屬于社會的?!痹诒竟澱n的最后,我布置了這樣的一個實際生活中的作業,用本節課的收獲去幫爸爸媽媽購物,讓孩子走出課堂,走向生活!本節課的設計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活動,在取幣、換幣、找幣的操作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實踐過程中體驗到其中的樂趣,使學生愛學、樂學。整節課洋溢著愉快的學習氣氛。通過大量的生活實例,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再是聽聽練練,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去操作實踐,去體驗交流。在經歷了之后,學生獲取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思維得到了鍛煉,并獲得了成功的愉悅,探索的快樂,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