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第6課《變廢為寶》教案(王老師公開課).doc
變廢為寶一、教學背景(一)藝術性。初中美術教學中,手工類教學最受學生喜愛,學生興趣增大。而這節(jié)課內(nèi)容更突出了學生動力能力。在教學安排上,用合作的教學方法更突出學生團結(jié)合作性和協(xié)惆性。(二)知識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強,在講授美術知識的同時把綠色環(huán)保、生態(tài)平衡等生活日常傳授給學生,讓他們關愛大自然,小事從身邊做起。(三)創(chuàng)造性。美術課來源于生活,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每次的美術課都應成為有意義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課堂上要啟發(fā)、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及形象思維,對學生提供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機會。(四)獨特性。初中生的想法各異,個性差別日益明顯,這也使美術作品呈現(xiàn)出風格不同的景象。二、設計理念變廢為寶就是把日常生活中隨意丟棄的廢舊物品變成可利用的藝術工藝品或有意思的新物件。通過組合創(chuàng)作形式,激發(fā)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同時體現(xiàn)學生的求新求異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同學之間團隊合作性和協(xié)調(diào)性,也為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三、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各種廢棄物組合的有趣藝術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呈現(xiàn)出各種作品的效果,拓寬學生的視野。(二)運用自己收集到的廢舊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來創(chuàng)造美。(三)通過廢舊材料的利用,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四、教學重點根據(jù)主題對廢棄材料進行合理搭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小組團隊合作能力來完成作品。五、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環(huán)保意識,同時也展現(xiàn)多種材料組合完成的作品。六、設計思路教師引導教學,學生討論合作完成手工作業(yè)。七、課前準備(一)教師:一些廢舊物品制成的作品;生活中常見的廢棄物材料,教學課件。(二)學生:各種不同的廢舊物品,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料瓶、盒子、廢紙箱、易拉罐、紙杯、冰棒棍、貝殼等等;膠水、剪刀、繩子、美工刀等制作工具。 八、教學過程(一)課前導入師:同學們請注意觀察我出示的三張自己制作的手工繪畫。1.出示圖1,請回答: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繪畫?(學生思考回答)答案:各種飲料或礦泉水蓋子做成的圖畫。2.出示圖2,請回答: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繪畫?(學生思考回答)答案:用可樂瓶子底部,印制的梅花圖。3.出示圖3,請回答: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繪畫?(學生思考回答)答案:用紙抓皺,蘸上顏料印到圖紙上繪制的圖畫。(設計意圖:此教學環(huán)節(jié)重在引導學生認識到各種生活里面的廢舊物品,而其實這是東西都可以二次利用,加重學生的對廢舊物品的認識以及再利用的可能性。)師:同學們,你們剛剛看到的這些繪畫,是我們?nèi)粘I罾锩?,?jīng)常能看到的,我們會用到的東西,可是我們用完以后就丟棄,其實生活中的這些東西看似廢舊物品,只要能花點心思,好好利用一下,都是寶呢?所以,今天我們秉承著“別丟掉,再利用”口號,來上一節(jié)有趣的課。(板書課題:變廢為寶)(二)探索新知1.師:看完老師出示的圖片,看看有哪個同學能回答一下,什么是廢舊物品? 生:日常生活中,用了的物品,然后失去了使用價值的東西或者多次使用的,老舊的東西,就是廢舊物品。2.師:那么我們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有哪些呢?請同學們想想然后回答問題。生:舊報紙、易拉罐、塑料瓶、洗衣液(洗潔精)瓶子、藥盒、紙杯等。師:對,同學們說的都對,把那些廢舊物品回收再利用就可以“變廢為寶”了。我們來看看一些圖片,生活中人們怎么用那些日常的廢舊物品制成手工作品?下面看一看這些手工作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導入圖片(學生欣賞完回答)3. 教師現(xiàn)場制作用礦泉水瓶變成花瓶,PPT上顯示圖片,包括步驟分解。(設計目的:直觀教學讓學生感受制作小手工的簡易,有趣,更激發(fā)學生動手制作的興趣。)4.師:看完這么多的圖片和手工分解,同學們都蠢蠢欲動,有大干一場的趨勢了吧。下面我們也開始“變廢為寶”,用些廢舊物品制作成新的小玩具、小裝飾,你們今天都帶來了哪些廢舊物品呢?師:請同學們把你帶來的廢舊物品拿出來,先放在桌子上。生:學生把收集來的廢舊物品(包括:舊報紙、易拉罐、塑料瓶、藥盒、紙杯等)放在桌面上。5.作業(yè):下面請你們發(fā)揮想象,用這些廢舊物品制作成新的小物品呢?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坐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意,然后組合完成。6.學生考慮以后,開始動手制作(播放一些輕松音樂)a.組合的同學做好合理分工,每一位同學都要參與其中。b.注意剪子、小刀的正確使用,保證每一個人的安全。c.制作時不用的物品要放到垃圾桶內(nèi),不能隨地亂扔。d.制作時要充分發(fā)揮合作精神和大膽創(chuàng)意(就算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同學也可以和其他同學交流),爭取做出最佳作品。在學生分組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視課堂,隨機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幫助學生進行一些難度較大的細節(jié)制作,并維持紀律。對于速度較慢的小組要進行幫助和提醒。(設計意圖:這個制作環(huán)節(jié),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智慧,發(fā)展了他們的個性。)(三)作品展示師:同學們真是心靈手巧啊,做出了很多漂亮的手工作品。1.請同學對自己作品做一個簡單的創(chuàng)意介紹。(設計目的: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對學生制作的肯定,讓學生介紹作品創(chuàng)意及名稱,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并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2.作品評價師:剛才同學都對自己作品做了簡要的介紹,現(xiàn)在請大家來評價一下,說說你喜歡哪件作品?為什么喜歡?(舉手的學生選取大概3到5個對作品做出評價)師:剛才幾個同學分別談了自己對各個作品的看法,講得都很好。由于時間有限,可能有的作品粗糙點,有的作品沒有做完整,但是同學們都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來完成了作品的制作,讓我們手中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這樣就很不錯了,希望以后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好。3.師:“變廢為寶”有什么好處呢?生:不浪費,廢物利用,可節(jié)約循環(huán)利用,可改造,可開發(fā)想象力,可提高動手能力等等。(四)小結(jié)師:同學們,為什么今天我們上這節(jié)有趣的課?因為大家在生活中經(jīng)??匆姾芏嗟奈锲酚昧司蛠G棄很可惜,也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如果我們多些改造,少些丟棄,那么我們就能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珍惜任何可以利用的資源,通過我們的眼睛觀察,我們的頭腦思考,把廢棄物中可以再利用的資源,用我們的聰明智慧與靈巧雙手,賦予它們新的藝術生命力!九、板書設計變廢為寶廢舊物品的含義:廢舊物品有哪些:花瓶的制作步驟:十、教學反思(一)在整個活動中,學生運用他們聰明的智慧、動用他們靈巧的雙手讓廢舊的物品重放光彩。主題為“變廢為寶”,利用廢舊物品制作成一些簡單的工藝品是本次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從變廢為寶意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認識垃圾的危害,才能做到“節(jié)能減排,分類回收”的必要性,才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具有最基本的環(huán)保意識,在環(huán)保行動上有一定的動力,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或家長盡量地節(jié)能減排,自己更能學著做到“物盡其用”。(二)這節(jié)活動課給學生提供了表現(xiàn)的機會,積極地展示和表現(xiàn)自我構成了課堂活潑熱烈的氣氛。學生能觀察有發(fā)現(xiàn),能討論有體驗,能動腦思考有所挖掘,能動手操作有收獲,個性得到發(fā)展,各項能力得到培養(yǎng)